涨芝士丨过敏性鼻炎的二三事

过敏性鼻炎(AR)又称变应性鼻炎,它的典型症状为鼻塞、鼻痒、打喷嚏,同时伴有眼睛发红,流泪的现象其他表现包括上颚发痒、流鼻涕和咳嗽。过敏性鼻炎多发于春秋两季,春季百花盛开、万物复苏,空气中的花粉、柳絮、梧桐子等过敏原在空气中大量的存在。并且自然界的小动物们也增加了活动,更致过敏源大量存在,因此春天对于过敏体质的宝宝尤其难过。而秋季气温的温差变化较大,冷热交替的气温也会引起鼻部不适。随着近几年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患病的人数逐年增加,这种生理性疾病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过敏性鼻炎是种什么病那么,什么是过敏性鼻炎呢?这要从过敏说起。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对身体有害的病原体或外来异物,并将之清除。但对于那些平时经常接触,对身体又没有害处的东西比如食物、花粉,免疫系统则不予理会。但有时,免疫系统失调,对这些无害的东西产生了过激的免疫反应,结果就导致黏膜的炎症损伤等过敏症状。当患过敏性鼻炎的成人或宝宝接触了过敏原后,鼻黏膜就会发生炎症并充血肿胀,导致鼻痒,鼻涕大量分泌,开始打喷嚏。西医治疗手段,治疗包括远离过敏原、鼻腔冲洗、药物、特异性免疫治疗。

注意事项:

1、药物治疗指南对选药顺序不做建议,但对于持续性的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应首选鼻内皮质类固醇。

2、小孩应避免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因为该药镇静效应会影响其校内表现。第二代H1抗组胺药(西替利嗪、氮卓斯汀、地氯雷他定、左旋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比第一代药物副作用小。尤其是镇静作用小,诱导快、药效维持时间长。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用在2岁以上的儿童;左旋西替利嗪只在6岁以上儿童中使用。

3、鼻内皮质类固醇起效慢于鼻内抗组胺药。糠酸莫米他松和氟替卡松丙酸酯在6岁以上儿童使用(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协会建议2岁以上即可使用)。目前证据表明现代吸入用糖皮质激素不会影响生长发育。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也不会被影响。然而儿童应避免使用倍他米松,因为可能会引起生长迟缓。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用在6岁以上儿童,耐受性较好。

5、去充血剂对于环境鼻塞有效,但对鼻痒和打喷嚏无效。此外,长时间用的话会引发充血反弹。

中医学称过敏性鼻炎为“鼻鼽”,鼻鼽之称首载《素问·脉解篇》。该病外因大多为感受风寒;内因则是脏腑功能失司,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有学者主张本病为肺气虚寒,也有学者责之脾肺肾虚损,更有学者验证疾病的病机是寒邪侵袭肺肾所致,也有学者认为瘀血理论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过程中影响重大,发病机制和证状上类似痰饮病。

中医治疗手段

1、针灸治疗

针灸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规的中医治疗方法,且有研究发现该方案能提高患者远期疗效,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针灸治疗取足三里、合谷、印堂、鼻渊、迎香、肺俞穴,其中足三里、印堂穴采用隔姜灸,姜片切成厚3~5mm,上置圆锥形艾炷,灸3壮,其余穴位采用针刺治疗。

2、穴位贴敷

腧穴作为脏腑气血汇聚之处,有其独特生理功能。每个腧穴都有其特殊性,并有双向调节作用,且对药物的理化作用有相当敏感性,能使药物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而产生整体调节作用。穴位贴敷主穴:大椎、肺俞、膏肓俞、风门;配穴:天突、脾俞、肾俞、足三里。每年夏季初伏、中伏、末伏各贴敷1次,初伏、中伏贴主穴,末伏加配穴,连续贴敷3年为1疗程。

3、小儿推拿

临床上鼻炎的患者在多发季的时候,既要积极的治疗,还要做好预防治疗,此时小儿推拿就是增强抵抗力,对抗鼻炎的一大利器在家进行鼻部保健时,可让患儿平躺在舒适的地方比如沙发、床等,使用婴儿油或者面霜等介质轻轻按揉孩子迎香、鼻通等穴位,揉至微微发红即可,配合足三里涌泉可增强体质,补肾健脾。小儿推拿是一个长期的保健过程,中医致力于“治未病”,预防疾病的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式。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周保证1~2次的小儿推拿可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bdyss/7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