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不通气、鼻子痒眼睛痒、头晕头痛、嗅觉丧失……这些鼻炎、鼻窦炎的症状一般情况下虽不会危及生命,但这一系列的折磨着实令患者痛苦到抓狂!尤其是现在正处在隆冬时节,又恰逢寒潮来袭,气温陡降,很多患者又开始进入鼻炎“噩梦期”!
大多数人在尝试了喷各种激素喷剂、吃各种抗生素、手术治疗等方法后,发现鼻炎并没有治愈,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医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先来看看鼻炎、鼻窦炎的临床症状:
1、流涕:多为脓性,黄、绿色或灰绿色,病程长者鼻涕可有息气,脓涕常可经后鼻孔流至咽喉,病人自觉咽部有痰,并常经咽部抽吸后吐出。2、鼻塞:因鼻粘膜充血,鼻甲肥大或鼻息肉所引起,有时亦可因脓涕太多,于擤出鼻涕后鼻堵减轻。躺下侧身休息时上方一个鼻孔通气,下方一个鼻孔出现鼻塞。3、嗅觉下降:多为两种原因所致,一为鼻粘膜肿胀、鼻塞,气流不能进入嗅觉区域,二为嗅区粘膜受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嗅觉功能减退或消失。4、头昏、头痛:慢性鼻窦炎多表现为头沉重感,急性发作时可有头痛,均为鼻窦内引流不畅所致。5、全身表现:少数人可无明显症状,但多数有头昏、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以及失眠等。
病案分析
(医案来源于医师——白林超,男,南阳社旗人,年师承河南伤寒名家、经方实战专家杨兆林先生,系统学习经方。)
何某,女,50岁。患鼻窦炎10余年,好好歹歹,最近二个月鼻塞头痛,黄脓鼻炎增多,自己感觉有臭味,嗅觉失灵。经人介绍来诊。
查患者:头痛,发热,鼻塞,黄脓鼻涕,有腥臭味,嗅觉不好,发热上午轻,午后重,温度在37.5度左右,口苦咽干,吃饭没胃口,饭后稍微有点恶心,大便稍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稍腻,脉弦细。
辨证:患者,头痛,往来寒热,口苦咽干,没有胃口,大便干,小便黄,证属少阳证范畴,少阳枢机不利,日积月累引起胆经郁热,鼻塞黄脓鼻涕,嗅觉减退。
伤寒杂病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等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病机:邪犯少阳,枢机不利日积月累,胆经郁热。
治则:和解少阳,清泻胆热,芳香通窍
方药:小柴胡合苍耳子散
柴胡24g,黄芩15g,姜半夏15g,党参10g,生姜10g,大枣12枚,灸甘草6g,苍耳子30g,白芷12g,辛夷花10g,薄荷10g,鱼腥草30g
二诊:十付药之后,鼻塞,鼻涕减轻了很多,上方又十付,吃完复诊。
三诊:头痛鼻塞已好,稍有鼻涕,嗅觉还是不灵,上方稍加改动如下:
柴胡24g黄芩15g法半夏10g党参10g苍耳子30g藿香15g石菖蒲15g路路通10g佩兰10g生姜10g灸甘草6g大枣12枚
上药服完没有回来复诊,电话随访,基本痊愈。后送锦旗致谢。
本案医者师从医易同源中医药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方临证专家——杨兆林老师,经过2年系统学习,在辩证用方等实战领域受益匪浅,如今已成为当地名医。
杨兆林师承班:
——按杨兆林院长编著《经方学科》全面系统学习经方,掌握六经辨证,按12病系分类分型掌握;
——杨兆林院长结合《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四大经典,不仅局限于经方,还有有效时方和验方传授;
——每月2天课程,跟诊、社群辅诊、助诊、交流,边学边消化,教学练带辅,免费复训模式,学习运用更省心!更安心!更放心!
对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掌握技术,用最好的疗效说话
师承弟子余位
传承中医文化!
系统面授课与线上精品课相辅相成
跟诊、社群辅诊、助诊、交流,边学边消化,
教学练带辅,免费复训模式,
学习运用更省心!更安心!更放心!
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为原创作品,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