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等七颗星星组成。北极星位于地球北极,始终在地轴的北端。北极星被认为是帝星,称为“天帝”。而北极星位于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这是固定的。北极星相对于地球是不动的,但北斗七星的斗柄相对于地球却是不停地旋转的,每旋转一周为一年时间。夏历正是根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所指方向来确定时间的。夏代的历法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经依据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斗柄指向正东方,时在仲春之月,节气为春分;斗柄指向正南方,时在仲夏之月,节气为夏至;斗柄指向正西方,时在仲秋之月,节气为秋分;斗柄指向正北方,时在仲冬之月,节气为冬至;其它节气以此类推。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著作,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等。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夏数得天”是说夏代的历数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所以孔子主张“行夏之时”(参见《论语·卫灵公》)夏历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建寅”之月也就是《周易》中後天八卦的艮位。艮者,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艮位亦是一年的终始之所。《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这段话很明确地指出了夏历和後天八卦乃至《周易》的关系,也明确指出了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和时间的关系。夏历本来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来确定月份的,但我们也可反而用之,用确定的月份来推断斗柄所指的方向,故用北斗七星来确定方向是可以的,也是有科学依据的。比如现在是白露节气,时在仲秋之月,那么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就一定是正西稍偏南一点,到秋分日这一天,所指方向就一定是正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bdyzmz/1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