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和过敏性鼻炎都是秋季常见多发病,
都会打喷嚏、流鼻水,它们的差异你知道在哪吗?
感冒的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等鼻部症状往往是持续性的,会连续几天,随着感冒的控制,症状逐步减轻,最后缓解;
而过敏性鼻炎发作则呈阵发性,一天中可能仅发作一次或数次,以清晨或异味、环境因素等刺激后更为明显,发作过后如常人;过敏性鼻炎一般不会伴有发烧,而感冒通常是伴有发烧的。
鼻炎是我们常说的细菌,病毒导致,同时还伴有炎症,中医称之为感受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
而过敏性鼻炎致病的原因主要有二个,
NO1:外界导致过敏的物质,叫过敏源。
NO2:就是内因,就是我们个人的体质、内分泌的改变,比如体内的激素水平的变化,还有脏腑功能的失调,主要以肺脾肾之虛損为主,其病主要在肺。
《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在液为涕,肺伤则会首先表现在鼻病。
过敏源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和腺体分泌增加以及嗜酸粒细胞浸润,肺误以为是邪气干扰,赶紧让鼻子用鼻涕把邪赶出去。
所以流鼻涕不是坏事,
那是人体自然排除寒邪最直接的方法。
-------------------------------------------------------------
说了那么多,
过敏性鼻炎到底怎么治呢?
过敏性鼻炎属于“鼻渊”范畴其发病机制和肺、脾、肾三脏虚损有关,可以分为:
-------------------------------------------------------------
脾肺气虚
脾胃湿热
胆经郁热
肺经风热
-------------------------------------------------------------
四个症型
中医治疗首先要辩证,再是“三因治宜”,因人、因时、因地论治。
给几个中药治疗的治法:
-------------------------------------------------------------
第一种
『肺气虚弱,感受风寒』
症状:鼻痒,噴嚏连连,流大量清涕,鼻塞不通,嗅觉减退,畏风怕冷,遇风(寒)即作,反复不愈。患者平素恶风怕冷,易患感冒,倦怠懶言,气短音低,或有自汗,面色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
方药:常用玉屏风散合苍耳散,或桂枝汤。
-------------------------------------------------------------
第二种
『肺脾气虚,水湿泛鼻』
症状:鼻塞鼻胀较重,鼻涕清稀,鼻塞不通,淋漓而下,嗅觉迟钝。双下鼻甲肌膜肿胀较严重,苍白或灰白,或呈息肉样变。患病日久,反复发作,头重头昏,神疲气短,怯寒,四肢倦怠,大便稀薄不成形,舌质淡或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脈脉濡缓。
方药:选用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朮散或四君子汤加补肺敛气的药物。
-------------------------------------------------------------
第三种
『肾阳亏虚,肺失温煦』
症状:多为长年性,鼻痒,噴嚏,清涕难敛,早晚较严重,鼻窍苍白、水。平素颇畏风冷,甚则枕后、颈项、肩背亦觉寒冷,四肢发冷,面色淡白,精神不振,或见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脉沉细弱。
方药:可用金贵肾气丸加减。
-------------------------------------------------------------
第四种
『肺经伏热,上凌鼻窍』
症状:一般多见于鼻鼽(qiú鼻鼽相当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初发,或由于禀赋体质过敏,常在酷热暑天,或热气引诱而发。鼻塞鼻胀,酸痒不适,噴嚏频作,鼻流清涕,鼻窍肌膜肿胀,色红或淡红,全身或可见咳嗽,咽痒,口干烦热。
方药:辛夷清肺饮加減。
-------------------------------------------------------------
如何预防和食疗呢?
素体虚弱的人在季节性鼻炎要发作前服用一段时间的中成药:玉屏风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比如太极拳、八段锦;还有“谷胱甘肽”有一定的抗过敏效果。
『肺脾气虚证』
除了可以多食用一些蒸山药泥,还可以多煮一些黄芪粥。
-黄芪粥-
原料:黄芪30克,白米30克。
做法:黄芪煎湯去渣,再加米,如常法煮粥,晨起空腹食用。
功能:补气固表
『肾阳虚症』
-生姜核桃茶-
原料:生姜3片,核桃仁20克。
做法:先将核桃仁放入锅中水煮,待水沸20-30分钟后,放入生姜,再煎5分钟,代茶饮。
功能:温肾祛寒
-------------------------------------------------------------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