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感冒多发的季节,对于父母们来说,
孩子感冒总是最常见也是最担心的问题。
以前只要一感冒,爸爸妈妈总是会说
“你肯定是穿少了衣服着了凉,多穿点衣服啊”。
在老一辈人的眼里,感冒是因为着凉,
反正一感冒,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添衣服再说。
今天,专家就要来告诉你,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本期指导专家: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普儿科杨湘峰主任
感冒到底是什么
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表现为鼻塞、流鼻涕、喉咙痛、咳嗽、打喷嚏等,还有可能引起发热。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10%~20%的感冒由细菌所引起。
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感冒。
你看,其实感冒和“穿少了”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勉强算对了一半吧,着凉只是加剧和诱发感冒的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感冒无论对大人还是孩子都是很常见的,
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在刚出生的头2年,大多数孩子都会感冒8-10次。
普通感冒症状较轻,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小,
通常大约1周后就能自愈,
但还有一种特别一点的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往往局部症状轻而全身症状重,
可一两天内迅速出现头痛、疲惫、浑身无力、肌肉酸痛、高烧不退等症状,
容易并发流感肺炎等并发症,这个时候就要更加密切注意孩子的状况。
这下终于搞清楚感冒到底是什么了吧,
再也不要孩子一生病就说“多穿点”了。
孩子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药
不过问题又来了,
宝宝感冒到底要不要去看医生、吃药呢?
有句话说:感冒吃药7天好,不吃药一周好,其实不无道理。
杨主任表示,吃不吃药需要视具体情况而言,
三个月以下的宝宝感冒生病需要及时就医,
而三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先观察宝宝的症状是否正常,
如果宝宝没有高热,精神萎靡不振,嗜睡,哭闹不止,不吃东西等现象,可以不用吃药。
因为病毒性感冒没有特效药,所有的感冒药都只能缓解症状,
而且在单纯的病毒性感染没有引起并发症的情况下,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小孩都尽量不要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不能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也不能预防哮喘或者鼻窦炎。
而且美国儿科学会提示:很多临床试验表明,
感冒药和镇咳药对6岁以下的孩子无效,却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副作用。
除非孩子体内有炎症了,才建议吃药。
孩子感冒了该怎么护理
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事,
但是看着宝宝咳嗽流鼻涕的样子父母心里还是挺蓝瘦的。
可是又不能吃药,那么该怎么办呢?
感冒需要3-5天的时间来自愈,
使感冒的孩子相对舒服是“治疗”感冒的关键,
对三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采取下面这些方法缓解感冒的症状。
1.休息(但不是必须卧床),给予孩子安慰,讲绘本、玩积木、看动画片等转移注意力又不消耗体能的活动都是不错的办法。
2.尽可能保证液体(包括奶在内)的摄入:如果孩子不想喝很多水,可以尝试多次小口喂水或者牛奶。
3.感冒的时候没有食欲很正常,当他们痊愈后,会很快恢复生病前的体重,“感冒要多吃”的做法没有必要。
4.如果孩子鼻塞,可用温热毛巾敷鼻,严重时可用不含麻黄素的滴鼻液。
5.对鼻塞的孩子还可以采用中医按摩、推拿的方法缓解,按摩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手法,掌握好力度。6.对可接受口含片的孩子,可通过含片缓解咽部不适。
7.鼻腔分泌物多、平躺引发睡眠期间咳嗽时,可以在睡觉时适当抬高上半身。
护理感冒的孩子时,家长需要有耐心,
只要护理得当,感冒就会逐渐好转、痊愈。
什么情况该去看医生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小于三个月,有感冒症状应该立即就医。
因为三个月以内的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还不完善,
不足以自己进行调节来恢复健康。
且鼻腔的堵塞也容易影响到宝宝的呼吸和进食,
从而引发恶性循环或呛奶导致的肺炎等更严重的疾病。
年龄稍大一些的宝宝如果精神尚可,不发热,不影响吃奶,医院,
无剧烈咳嗽、呕吐、腹泻等症状,可在家观察至少三天。
但是宝宝一旦有下面这些情况,家长们就要引起警惕,
你的宝宝可能需要看医生了!
1.如果宝宝3-4天后仍然非常不舒服,持续高烧(38.5度以上)超过24-48小时出现更严重的不舒服或者疼痛(如耳痛、严重的咽喉痛)。
2.呕吐、厌食、呼吸急促、呼吸疼痛,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啼哭不止。
3.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呼吸时锁骨上、肋骨间、胸骨上皮肤向下凹陷,呼吸急促。
4.持续咳嗽超过1周,持续鼻涕10-14天。
5.流出的鼻涕变成绿色,可能发生了鼻窦炎。
孩子生病是难免的,也是成长需要经历的。
谨记任何药物都无法“治愈”感冒,谨记感冒会在1周左右自愈,
心平气和陪伴小恶魔度过这段难熬的时光,
不传递焦虑,不乱求医用药,就是家长们能做的最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