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文字 年5月至年7月,笔者运用平衡针灸诊治慢性鼻炎60例,疗效可靠,现将临床应用平衡针灸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其中男性40人,女性20人,年龄最小1.5岁,最大68岁,3—14岁49人,30岁—68岁10人,病程最长者为30年,最短者为半年。
1.2、病种分布:过敏性鼻炎32人,慢性单纯性鼻炎15人,慢性鼻窦炎病人9人,肥厚性鼻炎3人,萎缩性鼻炎1人。
2、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著巜实用儿科学》[1]
2.1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可突然鼻塞,鼻子、咽部发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鼻粘膜苍白水肿。
2.2、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是由反复发作的急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脓液的刺激或肥大的增值腺等引起,主要症状为鼻塞,流涕,鼻粘膜充血,下鼻甲肿胀,喷入血管收缩剂如1%麻黄素,粘膜肿胀,即见消退。
2.3、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脓性鼻涕与张口呼吸,可引起头昏、头疼。检查上颌窦前壁及额窦底部可有压疼,鼻粘膜充血,中下鼻甲肿大,中下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2.4、肥厚性鼻炎:肥厚性鼻炎为单纯性鼻炎后期现象,鼻粘膜及中下鼻甲骨均增生肥厚,可伴有息肉样变,鼻腔用收缩剂肿胀不见消退或消退甚微,症状较单纯性鼻炎为重。
2.5、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特点为鼻腔粘膜,骨膜以及鼻甲骨都发生萎缩,鼻腔过分宽大,伴有头疼,头昏、脑胀等症状。
3、鉴别诊断:应注意与结构性鼻炎相鉴别,结构性鼻炎鼻腔存在一种或几种鼻腔结构解剖异常,如鼻中隔偏曲,中鼻甲反向弯曲及下鼻甲内展结构异常等。
4、平衡针灸治疗方法:
成人用“快针手法”,时间控制在3秒钟以内,儿童用“飞针手法”,时间控制在1秒钟内。根据慢性鼻炎分型及临床症状的不同选取不同的靶点来治疗。常规靶点定位如下:
4.1、头痛靶点:位于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之前凹陷处。
4.2、过敏靶点:位于股内侧上、下1/2处。
4.3、提免靶点:位于头顶正中,双耳尖连线的中点向前2厘米处。
4.5、痔疮靶点:位于前臂背侧,腕关节与肘关节连线的上1/3处。
4.6、鼻炎靶点: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处。
5、病案举例:
5.1、病案一:刘某,女,12岁,学生,过敏性鼻炎四年,曾口服中西药及外用药效果皆不明显,于年4月2日来我门诊求治,病人叙述早晨鼻塞,有连续喷嚏及清水样鼻涕,体检见鼻甲粘膜颜色苍白,鼻甲中度肥大。既往有湿疹病史。平衡针干预参数:每周两次飞针,疗程为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平衡针干预靶点:过敏点,提免点,鼻炎点。
干预效果:年5月17日复诊,治疗一个半月时病情已经控制,晨起无喷嚏,有少量清涕,年6月28日来复诊患者反应无喷嚏和流鼻涕,无鼻塞,检查见下鼻甲明显缩小,年11月15日电话随访患者一切正常,家长非常满意。
5.2、病例二:杨某,女,68岁,主诉:鼻塞,咽干燥,反服头昏、头疼30余年。经鼻腔镜检查确诊为萎缩性鼻炎。30年间患者曾服用中西药治疗,未见改善,经常服用维C银翘片和头疼片,痛苦不堪。于年4月4日来诊患者主诉头疼,鼻塞,鼻咽干燥伴失眠。检查见鼻鼻甲萎缩,鼻腔粘膜干燥。平衡针灸干预术,平衡针灸干预靶点:双头痛点,提免点,鼻炎点。平衡针干预参数:每周三次,三个月为一疗程,疗程半年。平衡针干预效果如下:年4月19日复诊,患者诉头痛,咽干,鼻干改善,年6月16日复诊诉无头痛,检查鼻腔粘膜淡红,临床治愈。嘱咐患者一周两次巩固治疗三个月。年11月3日电话随访。患者无口干,无鼻干,无头痛,身体一切正常,无复发。
6、疗效判定标准:
6.1、临床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理化检验指标恢复正常。
6.2、基本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功能改善。
6.3、显效:症状大有好转,体征少有改善。
6.4、无效:症状及其体征未见改善甚至加重。
7、治疗结果:
痊愈:55人,占91.7%,基本痊愈:3人占5%,显效2人占3%,无效0人,治愈率96.7%,有效率%
8、讨 论:
8.1、慢性鼻炎属于疑难病:慢性鼻炎主要特点是鼻部炎症持续三个月以上和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因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素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粘膜的炎症。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粘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
8.2、平衡针灸定位脑技术:平衡针灸是研究人体生命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利用针灸调节人体大脑中枢对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修复的一门现代针灸医学[2]。
8.3、平衡针灸三靶机制:平衡针灸的作用原理是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启动大脑中枢神经整合效应达到病变靶位新的平衡。通过国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证实:平衡针灸大脑中枢干预的时间为45‰秒,为疾病的自我修复提供了科技支撑,平衡针大脑中枢干预后释放大量的免疫物质、神经递质为疾病的自我修复提供了物质保障。平衡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调控定位于大脑高级中枢,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组成的调控中心来完成。纵观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平衡针灸治疗机理有四大作用效应:双向调节作用,强化镇痛效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炎作用。
有学者认为下丘脑是核心结构,通过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等神经递质而作用于免疫细胞上各自的受体,另外针灸还可刺激机体,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促使其释放儿茶酚胺及阿片样物质,并作用相应的淋巴细胞受体产生免疫效应[3]。平衡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启动中枢神经整合的效应释放神经递质、能量物质,通过调控内分泌、神经系统,增加机体免疫,增加机体自身修复系统,减轻鼻腔炎症渗出,消除鼻粘膜水肿,达到修复和再生粘膜的功能而治愈鼻炎。
平衡针灸是王文远教授创立的国家级学科,在军內外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平衡“飞针”是平衡针灸在儿科领域的创新技术,无痛苦,便捷,见效快,每个治疗靶点不到一秒钟的过程,孩子都能够乐意接受。平衡针灸绿色疗法标本兼治。
平衡针灸治疗慢性鼻炎是一种简便易行,价廉,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更适合农村和社区技术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诸福棠,吴瑞萍,胡亚美[M]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2.
[2]王文远,徐黎明[M]平衡针技术临床手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4.
[3]王文远.王氏平衡针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55.
北京悬壶平衡针灸研究院
-
-
平衡周一至周五:
9:00—12::00—18:00
周六:
9:00—12:00
平衡针灸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