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觉得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一个“小问题”;发作的时候有点痛苦,不发作的时候就和正常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医院周振峰教授指出,约30%变应性鼻炎伴发哮喘,也可并发结膜炎、慢性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等。所以一旦出现了鼻炎的症状,还是要找专科医生及时治疗,不要把小问题拖成大毛病哦。
过敏性鼻炎治疗方法---
1.避免接触变应原
(1)减少室内的尘螨数量;维持居住空间相对湿度至60%以下,但低于30%~40%会造成不适;清扫地毯;清洗床上用品、窗帘,螨变应原溶于水,水洗纺织品可清除其中的大部分变应原;使用有滤网的空气净化机、吸尘器等。
(2)相应花粉致敏季节,戴口罩,避免致敏原。
(3)对动物皮毛过敏的患者回避过敏原。
2.药物治疗妊娠期患者应慎用各种药物。
(1)抗组胺药:用于拮抗变应性鼻炎的炎性介质组织胺,目前常用的抗组胺药为地氯雷他定。
(2)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种鼻用糖皮质激素:辅舒良,内舒拿,雷诺考特,可有效缓解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对其他药物治疗无反应或不能耐受鼻用药物的重症患者,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进行短期治疗。
(3)抗白三烯药如孟鲁司特钠(顺尔宁)对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有效。
(4)色酮类药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
(5)鼻内减充血剂对鼻充血引起的鼻塞症状有缓解作用,疗程应控制在7天以内。
(6)鼻内抗胆碱能药物可有效抑制流涕。
(7)中医药治疗
辩证施治:过敏性鼻炎中医称“鼻鼽”。《黄帝内经》中描述发病原因为人体正气内虚,正不胜邪,导致风寒湿等邪趁机侵犯鼻窍,引起鼻痒,喷嚏,鼻塞等症。
中医外治法
3.特异性脱敏治疗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常用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疗程分为剂量累加阶段和剂量维持阶段,总疗程不少于2年。应采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
(1)适应证主要用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变应性鼻炎患者。
(2)禁忌证①哮喘发作期;②患者正使用β受体阻断剂;③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④妊娠期妇女;⑤患者无法理解治疗的风险性和局限性。免疫治疗可能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4.手术治疗
近年来我科开展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阻断术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远期症状控制有效率达80%-90%,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可作为常规治疗失败后的有效选择。
田道法教授---小儿鼻鼽中医治疗分享
张XX,女,6岁。
初诊(年4月就诊)。常阵发鼻痒喷嚏,发作时流多量水样鼻涕,伴鼻呼吸不畅3年就诊。3年来,患儿常阵发鼻痒喷嚏,发作时流多量水样鼻涕,伴鼻呼吸不畅,近年来且常伴有哮喘小发作。见患儿体瘦,虽未白人,却面颊黧黑,尤以颧部明显,唇暗且粗糙有表皮脱落,呼吸气短,易喘;舌淡,苔白,脉细弱。
辩证分析:脾气虚弱,化生不足,鼻窍失养,风寒、异气趁虚而袭,正气格邪外出,则鼻痒、喷嚏频频;脾气虚弱,水湿不运,停滞鼻窍,故鼻塞、清涕连连、下鼻甲肿大、粘膜淡白;瘀阻鼻络,气血不能运行输布于头面四肢,则面色不荣、面颊黧黑,尤以颧部明显,唇暗且粗糙有表皮脱落;呼吸气短,易喘、舌质淡、舌体胖、舌边有齿痕、脉虚无力均为气虚之症。
诊断:鼻鼽(变应性鼻炎继发过敏性哮喘)。
辨证:气阳虚弱、风邪郁肺、瘀阻鼻络。
治法:益气温阳,宣肺散邪,化瘀通络。
方药:益气止鼽汤。
处方:黄芪15g,柴胡3g,黄芩5g,丹皮6g,辛夷6g,细辛5g,乌梅5g,锁阳5g,炙甘草3g,肉桂3g,淫羊藿5g,苏子6g,白果5g,炙麻黄2g。上方药物1剂加水ml,水煎2次,去渣,混合,分两次温服,每日1剂,连用1周为1疗程。可以连续应用3~4疗程,直至发作控制。
二诊(服药5剂复诊)。服用5剂后,症状基本控制。效不更方,上方再服7剂。继服7剂,病情明显好转。后间断服用该方半年,变应性鼻炎偶有轻微发作,哮喘未再发,体质状况亦明显改善。
田道法教授:虽然应用益气温阳活血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起效相对较慢,但其药理作用持续时间却比较长久,特别是能够促进患病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平衡与自稳态的稳步恢复,从体质病理角度改善患者呼吸道黏膜的特应性高反应状态,主动降低对变应原的敏感性,并在有效抑制速发相反应的基础上,充分缓解迟发相反应,通过延长缓解期、减少发作频度和发作时的病情严重程度,逐渐消除以呼吸道黏膜病理变化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最终达到解除病患的目的。
眼耳鼻喉头颈外科-健康
(门诊)(住院/24小时急诊)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