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鼻子一点都不通气了,快帮我开点药吧…”
“大夫,我这鼻炎都几十年了,还能不能治好了…”
大夫,我这孩子这么小都得了鼻窦炎,该怎么办呢?…”
“医生,我头痛难忍,有人推荐我来耳鼻喉看看…”
门诊上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这种焦急的病人,这到底是什么疾病呢?究竟是不是鼻炎、鼻窦炎呢?需要怎么治疗呢?
No.1
什么是慢性鼻-鼻窦炎?
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窦与鼻腔粘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超过12周。因为鼻腔、鼻窦是相连续的,鼻窦与鼻腔粘膜的炎症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炎症较轻时可能为鼻炎,较重时就可以是鼻窦炎,所以现在通常把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统一称作慢性鼻-鼻窦炎。
No.2
慢性鼻-鼻窦炎是如何引起的呢?
慢性鼻窦炎的病因比较复杂,最常见的是病原菌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其他还有许多因素如基因(或遗传)、纤毛功能异常、细菌生物膜、骨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哮喘、对阿司匹林高敏感、内分泌功能失调、过敏、解剖、环境和医源性(如既往不适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等.
No.3
都有哪些症状呢?
1、主要症状
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
2、次要症状
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除了鼻塞、流鼻涕这些常见的鼻部症状外,头痛、精神差也可能是得了慢性鼻-鼻窦炎。儿童鼻塞可表现为张口呼吸、气粗或夜间睡眠打鼾等;儿童也可表现为行为异常如注意力下降、易烦躁、易激惹等。
No.4
得了鼻窦炎,能治好吗?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应针对病因,首选药物治疗。但是,对于已出现并发症,或鼻息肉较大并影响呼吸的情况下,手术治疗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应根据得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鼻内镜检查、CT检查结果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药物治疗点
包括鼻内局部给药和全身给药。
1、鼻内给药
因为具有高浓度药物可直接作用于鼻部,避免或减少了全身副作用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主要有:
?(1)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疗程不少于3月。
?(2)减充血剂,可快速收缩鼻腔粘膜,具有起效快的特点,但因为可引起药物性鼻炎,原则上不推荐使用,仅持续性严重鼻塞的患者可短期使用,疗程7d,最常使用的有赛洛唑啉或羟甲唑啉,禁止使用萘甲唑啉。
?(3)鼻腔冲洗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手段,也是鼻内镜手术后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可长期使用。
但是要注意,切勿自行选择鼻喷药物,如果应用不当,将会造成药物性鼻炎。
2、全身用药
?1、大环内酯类药物:
14元环大环内酯类药物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主要用于不伴鼻息肉的鼻窦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变应原检测阴性的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推荐小剂量(常规剂量的1/2)长期口服,疗程不少于3月。
?2、抗菌药物:
慢性鼻-鼻窦炎伴急性感染时,可以应用敏感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常规剂量,疗程不超过2周。
?3、黏液溶解促排剂:
可稀化鼻腔和鼻窦分泌物并改善鼻黏膜纤毛活性,有促进黏液排出和有助于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恢复的作用,推荐使用。
?4、抗过敏药物:
对伴有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的患者可应用抗过敏药物,包括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程不少于4周。对于伴有哮喘的患者,首选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
?5、全身糖皮质激素:
主要用于严重、复发性鼻息肉患者,较少用。
No.5
哪些慢性鼻-鼻窦炎需要手术治疗呢?
慢性鼻-鼻窦炎虽然可以手术治疗,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手术治疗的,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有以下4种情况之一的可考虑手术治疗:
(1)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明显解剖学异常;
(2)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或各鼻窦引流的鼻息肉;
(3)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满意;
(4)出现颅内、眶内等并发症。
而且对于慢性鼻-鼻窦炎,手术并不是万能的,手术只能是解决解剖结构,为鼻窦炎的痊愈打好基础,彻底根治鼻窦炎,还需要术后的药物治疗及增强自身体质,预防感冒,减少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次数。
对于儿童慢性鼻-鼻窦炎,应遵循阶梯治疗原则,首先药物治疗,如若药物治疗无效,应先查明是否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部分儿童慢性鼻-鼻窦炎行腺样体切除术后可逐渐痊愈,由于儿童鼻腔和鼻窦均处于发育阶段,所以手术适应证应严格限制,12岁以下原则上不宜手术治疗。除非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
?1、影响鼻腔通气和引流的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
?2、鼻息肉和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对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造成阻塞;
?3、出现颅内、眶内或眶周等并发症。
且儿童鼻窦炎术后应定期随访,但要避免对术腔过度干预。术后鼻腔冲洗和鼻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至少持续12周以上。
提醒
广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祝广大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介绍
姜作智
医院眼、耳鼻喉科医师
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自年4月在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至今,年9月至年8月在郑大一附院进修1年,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分会委员,擅长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对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小儿鼾症、声带息肉的治疗。
供稿:眼、耳鼻候科姜作智
编辑:宣传办何红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回顾
范医?简讯
医院召开“6S精益管理第八期总结会”
范医?专家有约
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活动专家组”莅临我院坐诊、查房
范医?科普
“双腿”失眠
范医?科普
怎么识别认知障碍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