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鼻的生理功能
鼻为五官之首,五官中,鼻子的位置最高,处于阳位,主司嗅觉。
鼻为司臭之窍,具有司嗅觉、嗅气味、辨香臭的功能。早在《黄帝内经》就有“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的描述。
鼻之嗅觉灵敏与否,与肺气通利与否有关。肺气宣发肃降功能正常,鼻窍通利,则能知香臭。
肺开窍于鼻
鼻在上,下连于喉,直贯于肺,协助肺而行呼吸之功,为肺之外窍。肺司呼吸,鼻下通于肺,而具有通气功能,不仅为呼吸之气出入的通道,又为邪气侵犯肺脏的通路。
鼻准属于脾
脾胃属土,居于中央,鼻居面中,古人讲“鼻引清气入内”,为清阳之气交会及一身血脉聚集之处,因此鼻为脾胃之外候。鼻为清气之道,脾气健旺,清升浊降,则清道通利而鼻窍通畅。
鼻嗅亦赖肝胆升发
肝胆互为表里,足厥阴肝经自下而上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鼻咽部)之窍,终于畜门(鼻前孔)。肝胆之热可上移于鼻,而导致鼻病。
鼻窍赖肾以养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而鼻与脑相连,肾精通过脑髓滋养鼻窍。足少阴肾经与督脉相连,肾中精气循督脉通达于鼻。肾精充盛,循督脉贯脑入鼻,鼻得精气的濡养,而发育正常,功能正常。
2鼻与经络
鼻与经络广泛联系,循至鼻部的经脉多是以阳经为主。尤其以阳明经与鼻窍的连属最为密切,《景岳全书·鼻》有“经络所至,专属阳明”之论。
循行于鼻的经脉及从鼻旁经过的经脉有:足阳明胃经,其经脉循行至鼻根、外鼻;手阳明大肠经,其脉循至鼻孔;手太阳小肠经,其经循行至鼻根部;督脉,其经脉经头顶、额部,沿鼻梁下行至鼻尖,至于上唇。
3鼻炎病因
鼻与自然界直接相通,为“气之门户”(《黄帝内经》),亦为外邪侵袭机体之通道。正常情况下,鼻可以通过喷嚏而使邪外出。外感初期,邪居鼻内,正欲趋之,则往往见喷嚏频作。
鼻炎,是鼻腔及头脑为浊阴所困,闭塞、狭隘;所谓炎症,郁而生火也,因郁滞而产生郁热、假热。五官相连,鼻炎尤其以过敏性为多,同时还会有眼睛、耳朵、口腔、咽喉等等不适;观察鼻腔内部,会有鼻粘膜炎症及鼻甲的肿胀,或色淡、或色暗。
鼻炎的病因,有内忧外患。
鼻为气体出入之门户,与五脏六腑均有联系。引起鼻病的原因不外两方面:一为外感六淫之邪;二为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失调,功能失常,累及鼻窍而致病。
鼻炎之内忧
内忧,讲内寒的产生。
无论城乡,医疗中大量的输液,液体从静脉直接进入血脉,尤其是抗生素等寒凉药性的使用,或能治疗、缓解病情,但寒邪也会渗透肝肾。
做腹诊时,肚脐四周有痞结和压痛者,应病位尚浅、易于治疗。因肚脐两侧0.5寸有肾经通过,四周按解剖学讲是小肠盘踞,小肠属于手太阳经。
三阳经中太阳经最热,能抗寒邪。正邪相争不下,肚脐四周就会按压作痛或形成痞结。而正气不足,或说阳气不足时,按压反而不痛,病情应需要更长的时间调治以企恢复。
追本探源,着眼肝肾
温通肝肾,就是要把寒邪从肝经肾经祛除。肾气畅通,作用有两个。
二是肾气畅达可以影响肠胃
肠胃属手足阳明经,是主降的。鼻炎患者多有便秘,往往是寒秘,肚子里就像冻了冰,大便下不来。肺和大肠是表里关系,内部的问题要到表面来解决。肾气充足畅达,“肾为胃之关”,胃肠的关口才能打开,肺部的郁热、鼻窍的郁热就能从胃肠降泄下来了。
4鼻炎——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分论
中小学生患鼻炎,以过敏性为最多。迁延日久,呼吸不畅,性情也会有影响。肺属金,金性肃降、收敛。肺的呼吸功能,不只是获得氧气,参与血液的大小循环。更有通过鼻腔和肺的呼吸,获取宇宙无形的能量;呼吸通过胸廓膈肌的隔脚牵动到肾脏,或许这可以理解为“金生水”。肺脏的呼吸启动了先天的肾气,这也表现在出生后“哇”的一声,宣告生命的开始。
观察一些患鼻炎的中学生,学习懒散,家长或责备或放任。中医讲肺藏魄,肺气足,才会有魄力。肾藏志。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肾气弱,又为寒邪所困,怎么会有志气呢?肾气弱,体质弱,有些孩子还容易早恋。肾主纳气,收纳不好,不能养脑养神,反而易于下流,产生情欲的冲动。
成年人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也呈渐增趋势,西医有查过敏原、免疫疗法、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疗法、手术疗法等等,疗效往往不如人意。
成年人的病因更是肝肾的问题,为寒所困,气血不足。成年患鼻炎者,有一次针刺,或一周汤药,霍然而愈。有缠绵留恋,久久不效者。前者正气尚足;后者有男性过度纵欲,女性多次流产,针灸汤药并用,脏腑尚亏空,难以冲开鼻窍。方法对路,也要延以时日。唯有持久些时日,以图改善体质,觉悟身心。
5(1)守中安土汤
炙甘草30克、白术3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葛根30克、女贞子15克、金樱子15克、泽泻30克、牛膝30克、干姜30克、大枣10枚。水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分五次温服。
上方可以汤剂服两周,自觉胃脘舒畅,肠中蠕动作响,或放屁连连,鼻窍略畅通,可服下方两周,以图大效。
(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组方:当归15克、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通草10克、桂枝15克、生姜45克(切)吴茱萸30克、大枣25枚(擘)
用法:以水毫升,黄酒毫升,煮取毫升,去滓,分五次温服。
67神奇食疗方
用桂枝l0克、白芍20克、生晒参5克、黄芪10克、生姜l0克、白芷10克、大枣3枚,和白条鸡炖服。
具体做法:
白条鸡洗净、切块、氽水,然后和上述药材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水将鸡块淹没),小火慢炖到鸡肉熟透,后根据个人口味适当加入葱、姜、蒜、食盐等调料。
吃肉喝汤,一周一次。有很多人使用过,效果不错。记住,此法适合鼻塞、流清涕的朋友。
代茶饮
治疗急性鼻炎
配方一:菊花10克,栀子花10克,薄荷3克,葱白3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上述药物用沸水冲泡,取汁加蜂蜜调匀。每日1剂,连用3~5日。
8中医外治法
穴位疗法
印堂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拔火罐可以治疗鼻炎。
迎香穴在鼻翼两侧约一厘米的凹陷处。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具体做法是:
用最小号火罐拔印堂穴,拔到皮肤淤血为度。这个方法对于因寒湿导致的鼻炎,一拔就愈。也可以用艾条悬灸印堂穴5~15分钟,一天两次,l0天一个疗程,通鼻窍的效果非常好。
此外,可以揉迎香穴、风池穴,每天早晚每穴各揉两分钟,坚持做三个月,可以通鼻窍。
艾灸穴位治鼻炎
定位:脐上4寸
定位:脐下3寸(3寸为自身四指宽距离)。
定位:外膝眼(犊鼻穴)下3寸(3寸为自身四指宽距离),胫骨前嵴外一横指。
青少年,建议先灸右侧足三里,每日七壮,隔日灸,灸足四十九壮,可取显效。
医者俱乐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