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oryotitismedia
分泌性中耳炎
患者朋友们
在我们最近的案例分享当中
大家可以看到中耳炎
患者占比是比较高的
确实,秋冬季是分泌性中耳炎
发病率比较高发的季节
除了感冒以外,鼻炎、鼻窦炎的发作
过敏性鼻炎,鼻咽部占位性病变
儿童腺样体肥大、感染,头颈部放疗
等因素也会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1案例
分享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大叔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分泌性中耳炎,医院都无法找出病因!
家住西安的翟先生,65岁,看起来是一位非常注意自己形象的大叔,果不其然,问起他是怎么发现耳朵不舒服时,他告诉我们,在两个月前的一天,自己染了头发,晚上在家洗头,可能不小心脏水进到耳朵里面,这时候就感觉到耳鸣、嗡嗡嗡的,自己不能讲话
一讲话耳朵就出现很大声的回音,别人说什么,自己也听不见,耳朵堵的像塞了一团棉花一样,当时心里特别害怕、难受、心烦,精神压力很大,什么事儿也干不了,医院,吃药打针喷鼻子折腾了一圈都没有起到任何效果,看专家看教授最后连病因都没有找到,根本不知道得的是什么病,觉得没希望了,但是他绝望而不放弃,还医院想把自己的病看好,如果再到西安治不好,自己就要去北京、医院去,还是没希望,就认命当天灾人祸,一个小小的耳朵难道真在西安治不好了???
不可能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是治医院,痛苦不堪的他在10月4日赶来我院求医。
经验丰富的任晶医生通过详细的问诊初步判断他可能是,并马上对他进行了专业听力学方面的检测:音叉实验、纯音测听、以及声导抗,纯音测听是显示他是以传导性聋为主的,声导抗是一个B形曲线,患者双耳属于一个负压的状态,所以这个就是导致他双耳闷堵的原因,为了进一步寻找病因,继续对他进行了鼻镜检查,发现他鼻咽部有大量的粘脓性的分泌物,也就是他还伴有一个慢性鼻炎、鼻窦炎的状态,诊断他是,双耳里面是满满的积液,这个就是造成他双耳闷堵,听力下降的真正的原因,之前治疗都是以神经性聋为主治疗,延误病情,听力下降越来越重,现在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前两天:因为他是属于急性感染体质鼻咽部有大量脓液,耳朵闷堵,鼓膜也是一个局部充血的状态,所以前两天先消炎、做雾化、促排、鼻腔冲洗、让炎症控制
第3天:鼓膜穿刺引流中耳的积液,患者当场感觉到耳朵立马就不堵了,头也会轻松很多,听力提高显著,感觉自己的病一下好了
第4-7天:继续消炎、促排、巩固疗效,让他的积液不在产生,病情不在反复,7天康复出院。
11月2日,翟先生来院复查时高兴的说,“我的听力现在一切如旧,彻底好了,医疗水平以及服务都好,换句话说就是,西安市我认为,如果是耳朵这个事情,医院如果治不了的话,医院,我反正对他没有任何希望”
1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儿童多见。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以耳闷胀感和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由于耳痛不明显,儿童主诉不清,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发现就诊,常常延误诊断和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造成儿童的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发育,应高度警惕和及时观察治疗。对于成人单侧病变者,应尽早明确病因,排除鼻咽部及其周围间隙的占位性肿瘤,尽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病因1.机械性阻塞
鼻咽部各种良性或恶性占位性病变(如:腺样体肥大、鼻咽癌、鼻咽纤维血管瘤等),鼻腔和鼻窦疾病(如:慢性鼻窦炎、巨大鼻息肉、肥厚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长期的鼻咽腔填塞,咽鼓管咽口粘连,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以及很少见的鼻咽白喉、结核、梅毒和艾滋病等特殊感染均可因直接压迫、堵塞咽口或影响淋巴回流,造成咽鼓管管腔黏膜肿胀等从而引起本病。
2.功能性通气功能障碍
小儿的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和咽鼓管咽肌等肌肉薄弱,收缩无力,加之咽鼓管软骨发育不够成熟,弹性较差,当咽鼓管处于负压状态时,软骨段的管壁甚易发生塌陷,导致中耳负压。细菌病毒感染、放射性损伤、先天性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不良、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等原因,引起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从而致咽鼓管开放阻力加大,也被认为是分泌性耳炎的原因之一。此外Ⅰ、Ⅲ型变态反应均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过敏引起的咽鼓管黏膜水肿,管腔闭塞有关。
婴幼儿易患分泌性中耳炎与婴幼儿特殊的解剖结构有关。新生儿的咽鼓管短、宽而平直,鼻咽部的分泌物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分娩时难产、臀位、室息时作过人工呼吸的新生儿,羊水常易进入中耳内。母体患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或产前出血者,羊水也易进入中耳发生感染引起中耳炎。新生儿哺乳不当容易逆乳,特别是取平仰卧位用奶瓶人工哺养者,逆乳时乳汁潴积于鼻咽腔,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1.耳鸣、听力下降:耳朵长期被炎症刺激,会出现耳鸣的症状。另外,中耳炎患者的耳内会有脓液产生,侵蚀鼓膜造成鼓膜穿孔,也会出现听力下降。
2.局部组织器官的脓肿:中耳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会出现局部组织脓肿。脓肿部位可以触摸到质地很软的包块,并会伴有疼痛、红肿的现象,有些病人还会出现高热等全身性症状。
3.面瘫与迷路炎:面神经与中耳关系密切,若受侵袭,就会引起口眼歪斜,引起面瘫。
我们了解上面的介绍后,认识到了分泌性中耳炎疾病的危害有哪些了,分泌性中耳炎不可以忽视,一旦发病会干扰到患者平时的生活,而且带来特别多的困扰,每一位朋友需要谨防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需要全面了解该病带来的危害性,做好疾病的预防。
往期康复案例儿科医生为治中耳炎坎坷求医40多年,在我院专业治疗终获康复!
耳朵痛以为是中耳炎,谁知竟是胆脂瘤,医院治疗无望,她只身从医院求治!
家长注意!10岁小男孩的案例提醒我们千万别把腺样体肥大误当鼻炎、感冒等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