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水波雪窦禅林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www.czktmy.com/

《雪窦禅林》自序

不说,禅之高境。无语,林之凡圣。大美一如,色空相即,山水诗性,草木佛性,为古今雪窦禅林之魂魄兮。

雪窦素为灵犀之山,文者慕其半山紫翠尽翰墨,皇者因其梵天圣境应梦游,僧家夙结佛缘参禅悟道。只此一山,佛国净土,诗画江南尽在其中,既有文人络绎猎雅,又有皇帝垂爱赐昭,更是历代高僧辈出之地,具足风华,也难怪乎,此一山别于他山而秀甲东南,名扬天下。

人说,一个地方,去久了,就会有家的感觉。雪窦,不是我身体的居所,却是我心灵的净地。不曾记得是哪年哪月哪日走近的雪窦,许是在外“流浪”久了,许是在一颗皈依山水的心渐趋成熟。总之,从走近它的那刻起,一见倾心,再见仰止,往后便是绵长的依恋。也许是弥勒的佛力,禅林的气息,也许是古雪窦高僧大德们未尽宏愿的感召,冥冥之中有种强大的磁吸力,让我身不由己想靠近、想栖息。

唐朝诗人方干曾有诗云:“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众木随僧老,高泉尽日飞。谁能厌轩冕,来此便忘机。”此诗虽是千年之前徒登雪窦的感怀,然而千年之后,当我徜徉迂回于雪窦山水之间,寄情写意于雪窦草叶之中时,依然能感知方干对雪窦的钟爱和倾慕之情。

在我眼中,雪窦禅林里所有万物皆具灵性和禅机,千山佛心印,万水佛口舌。观照飞雪亭旁千丈飞瀑,锦镜池里如鸿翩叶,雪窦寺内千年杏树、青嶂绝壁上徐凫溅雪,以及起伏的远山、隐约的风烟、空灵的鸟鸣、清澈的溪声……,无时无刻不让你感受到丛林中所有物种在时光流转里的无量变幻,感受到佛国净土的无上妙法。

幸喜自己生于佛地,能如此亲近弥勒,又可随性游历雪窦。飘行云水间,常怀一颗朝圣之心,触阅历代高僧在雪窦的点滴。无论是翻看北宋雪窦高僧永明延寿禅师的《宗镜录》,触摸雪窦重显禅师的《雪窦颂古》百则,静悟近代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还是见证当代雪窦寺方丈怡藏大和尚誓愿建好弥勒道场的精神,都让我对他们的信仰和担当心生恭敬。

在饱含禅意的雪窦山上,大佛与山寺相融一体、诗意与禅境自然交迭,流水可以击石起音,寒鸦可以衔枝报春,屠夫可以立地成佛,信徒可以虔诚礼拜,过客可以低头静心,一切可以从容的都可以如此从容,目光掠过之处,无上佛法,随心可触;无上般若,随心可悟。在这座山上,无需寻寻觅觅,一切所见即我心,一切当下即真如。

我的影像和诗歌不足以永生,但我相信霜花落尽春花起,在我之后,必将会有更多后来者会以更完美的影像、文字作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bdyzmz/9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