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天系统命名一直都很具有中国特色,比如“嫦娥”、“天宫”、“北斗”等,这些名称不仅仅是符号,同时承载着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并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自古以来,夜空中的北斗星一直是中华民族用来辨别方向、确定时间的关键所在,正是基于这一传统,在为中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命名时,选择了“北斗”这个寓意深远的名称。”
北斗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起伏曲折。直到20世纪80年代,北斗系统才初具雏形,为了配合我国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的需求,实施了“三步走”战略。
北斗系统的发展经历了北斗一号试验应用、北斗二号区域服务和北斗三号全球组网这三个阶段。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年北斗一号系统启动,直至年,中国成功发射了4颗北斗试验卫星。然而,由于信号范围有限且精度不高,这些卫星的功能非常有限。
年到来,秉承前期经验,北斗二号系统逐步启动,4月份,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北斗导航应用卫星,标志着工作取得进展。
我国随后发布了14颗不同类别的北斗卫星,这一举动也表明我们已经实现了区域服务的能力。
在这段时间里,针对北斗卫星系统,国务院还举行了专门的发布会。
会议强调了北斗卫星系统是中国独立研发的全球卫星系统,拥有全球定位精度、全天候性、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并已经达到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的水平。
年时,北斗三号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和第二颗卫星相继升空,再过三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完成了第55颗卫星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三号系统提前完成了部署。
目前,全球仅有四家卫星导航系统,它们分别是美国的GPS、欧盟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以及中国的北斗卫星系统。
美国作为一个卫星强国,它在轨卫星数量仅为32颗,所以为什么中国要发射这么多北斗卫星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美国作为最早发射卫星的国家,其在太空中的部署非常自由,这主要与卫星的发射顺序有关,因此几乎没有人会与其争夺太空权。
在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早已被抢占一空,留给我们选择的只有那些距离地球较远的位置。因此,为了确保定位系统能够覆盖全球,唯有增加卫星的数量来实现这一目标。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北斗系统作为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其发展历程也伴随着许多困难和挫折。
二、中国为什么必须有北斗卫星?众所周知,在北斗卫星系统研制之前,我国一直广泛采用美国GPS卫星系统,因为该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覆盖广泛,起步较早。
然而,这种方式却存在着极其巨大的风险。
年,从天津港口启航的远洋货轮“银河号”,搭载着美国GPS,计划前往波斯湾与中东客户完成交易。
在穿越印度洋的途中,美国方面声称掌握了“银河号携带前往伊朗的化学违禁品”的信息,因此要对“银河号”进行强制搜查。
作为一艘合法注册的远洋货轮,“银河号”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受到美国的指控,因此坚决拒绝了美方的不合理要求。
美国竟然直接关闭了“银河号”所在海域的GPS系统,失去了导航系统的支持,“银河号”宛如一个迷失在无尽海域中的“盲人”。
经过57天的审查,中方和美方最终就此事达成一致意见,未能确认美国存在违禁品,最终由美国支付了数百万美元作为赔偿。
中国人将“银河号”事件视为耻辱,激发了我国更加努力奋发的决心,决心自行研制属于我们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从而孕育了北斗卫星系统的诞生。
截至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已有个国家与我国签署合作协议。随着全球组网的快速发展,北斗卫星预计将推出更多新功能,在各领域提供更广泛的服务。
我们常用的高德地图中的红绿灯倒计时功能是通过北斗系统实现的,此外,共享单车的订单接收和电子手表的定位等也是北斗系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一。
在农业领域,我们还引入了千寻农机导航系统。它不仅能够实现全程自动驾驶作业,同时还有效地减少了农机的能源消耗和投入的种肥,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生产。
然而,随着北斗系统的迅猛发展,美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