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患者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让人十分痛苦。因此有人会从网上买鼻腔冲洗器来冲洗鼻腔,以减轻相应症状,以达到一种“治疗”的效果。殊不知,鼻腔冲洗不当竟会引发中耳炎,引起听力下降。
视频中的小女孩由于长期患有过敏性鼻炎,她的爸爸妈妈就从网上买了一个鼻腔冲洗器来为她冲洗鼻腔。然而由于没有使用正确的冲洗器及冲洗方式,而把鼻腔内的细菌冲洗到了中耳腔,引起中耳炎,导致瑶瑶的听力骤然下降。通过耳科检查,我们可以观察到小朋友的鼓膜充血,中耳腔内有气泡及积液,是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表现。人耳正常听力在25分贝以下,而小朋友的听力已经在40分贝左右,属于轻度的听力损失,据其妈妈描述平时听声音会有一定的影响。
冲洗鼻腔为什么会听力骤降?
为什么冲洗鼻腔会产生中耳炎呢?鼻腔内的细菌怎么会到中耳腔里去呢?这关系着我们中耳的一个结构—咽鼓管。咽鼓管是一个沟通中耳和鼻腔的管道结构,它与鼓膜、听骨链组成人耳系统中的中耳。咽鼓管从中耳鼓室向内、向下、向前到达咽口,因此它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约40度角。成人咽鼓管咽口约高于咽口2-2.5里面,长约35厘米,平时都处于闭合状态,同时咽鼓管的软骨部黏膜较厚,黏膜下层有疏松结缔组织,这样使黏膜的表面产生具有活瓣作用的皱襞,加上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可以阻止鼻咽部的液体、异物及感染灶等进入中耳腔内。
而儿童的咽鼓管由于还处在生长阶段,因此较成人的短,约为成人的一半,且内径较宽,接近水平,所以儿童的鼻咽部感染更容易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腔。而视频中小女孩家长频繁使用不正确的冲洗器和冲洗方式,使得鼻腔内的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了中耳腔。细菌进入到中耳腔内,就引起了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
视频中医生提到的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病变,一般儿童的发病率高于成人,也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伴随耳闷、耳鸣、耳痛。当发现有相关症状时,应尽快就医,因为急性中耳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会发展成为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会反复发作,治疗效果可能会不理想。
分泌性中耳炎如果久治不愈,而听力损失已经下降到中度,那就要及时验配助听器。特别是小朋友,即使是轻微的听力损失也可能导致上课听不清楚,影响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因此如果家中有小朋友患有中耳炎,家长医院治疗,如治疗效果不佳,听力损失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建议及时验配助听器,以防因听力损失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中耳炎患者配助听器时需注意哪几点
由于中耳炎患者常伴有耳道流脓、流水等症状,因此在选配助听器时应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中耳炎反复发作,没有彻底治愈,建议选配传统耳背机或者开放式耳背机。定制机和迷你耳背机有部分配件在耳道内,耳道内的液体会侵蚀助听器配件,导致助听器损坏。同时定制机由于整个在耳道和耳甲腔内,闷塞感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加重中耳炎。一般开放式耳背机的功率没有传统耳背机大,应按照实际听力损失情况进行选配。
2、如果中耳炎已有一段时间未发作,而又实在想要佩戴定制式助听器的患者可以选配定制式助听器,但平时佩戴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并应注意日常清洁与干燥。
3、由于中耳炎患者的分泌物较多,因此即使是耳背式的助听器也要注意日常清洁保养和干燥工作。经常清洗耳模或者耳塞,保持干净与干燥,同时也要注意耳朵的清洁,保持耳道的干燥。
4、不管是耳背式助听器还是定制式助听器,在炎症发作期间,尽量不要佩戴助听器。因积极配合治疗,在炎症消失后方可佩戴。
关于如何在家冲洗鼻腔,视频中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的医生给出了几点建议:1、选用的吸鼻器最好是防呛水的;2、在挤压吸鼻器时不要压力过大;3、在挤压时,应尽量往鼻翼侧挤压。其实用吸鼻器冲洗鼻腔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代替药物起到彻底治疗的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尽量谨慎,如果因为操作不当而引起中耳炎那就更麻烦了。
小编在此提醒您,生病时尽量遵医嘱,耳朵医院检查,听力下降而无法治疗时,尽早佩戴助听器。愿大家都远离疾病,享受健康生活!
文中视频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耳之家小编喜欢我的文章,就赞赏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