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即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通常表现为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喷嚏、鼻痒以及睡眠障碍等症状。该些症状可常年出现,严重影响患儿学习及日常生活。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症状
变应性鼻炎患儿通常会出现喷嚏、鼻塞、鼻痒等症状,有时会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患儿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进行变应原检测,必要时可进行鼻激发试验。变应原检测可以帮助找到致敏原,做到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相比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有较高的阳性预测价值,且检测方便,十几分钟就可以出结果,因此是较为理想的临床诊断方式。对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是根据典型过敏症状病史和与其相一致的试验诊断结果而共同做出的。
值得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正确区分孩子的变应性鼻炎和感冒。一般变应性鼻炎会引起鼻痒,常连着打数个甚至数十个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会自动流出,但没有全身不适;而感冒则不同,除了鼻部、眼部的不适外,还多有乏力、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此外,感冒持续时间一般为7天,而鼻炎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感冒和变应性鼻炎的另一个显著不同之处是鼻内黏膜,变应性鼻炎的鼻内黏膜是苍白的,感冒的鼻内黏膜则是充血红肿的。
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
儿童变应性鼻炎是指易感患儿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根据症状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变应性鼻炎和持续性变应性鼻炎两类。间歇性:症状表现连续4周;持续性:症状表现每周4天,且≥连续4周。
儿童变应性鼻炎症状主要是清水样涕、鼻痒、鼻塞、喷嚏等症状出现2项以上(含2项),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约1小时以上。可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症状严重的患儿可有所谓的“变应性敬礼”动作,即为减轻鼻痒和使鼻腔通畅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
可疑变应性鼻炎患儿需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应在在停用抗组胺药物至少7d后进行。此外还需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该检测适用于任何年龄,是诊断儿童变应性鼻炎重要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并同时具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2项中任何一项的阳性结果,方能确诊儿童变应性鼻炎。
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01抗组胺药物推荐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或新型H1抗组胺药,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和流涕等症状,是轻度间歇性和轻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治疗药物。口服H1抗组胺药对缓解眼部症状也有效。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5岁以下推荐使用糖浆制剂,5岁以上可口服片剂,剂量按年龄和体重计算。常用的抗组胺药包括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
02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也可应用于轻度患者,对改善鼻塞、流涕、喷嚏及鼻痒等症状均有作用,疗程至少4周。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按照各类药物说明书推荐的方法使用。常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包括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和糠酸莫米松等。
03抗白三烯药物是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重要药物,特别适用于伴有下呼吸道症状的患儿(如同时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等),常与鼻喷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常用的抗白三烯药物包括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04色酮类药物对缓解鼻部症状有一定效果,但起效较慢。也可用于对花粉过敏者的花粉播散季节前预防用药。滴眼液对缓解眼部症状有效。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
上述各类药物在足够疗程、症状得到基本控制后,可根据病情程度减少剂量或使用次数。
05减充血剂鼻塞严重时可适当应用低浓度的鼻用减充血剂,连续应用不超过7d。推荐使用羟甲唑啉类、赛洛唑啉类儿童制剂,禁用含有萘甲唑啉的制剂。
06鼻腔盐水冲洗是改善症状、清洁鼻腔、恢复鼻黏膜功能的辅助治疗方法,推荐使用生理盐水或l%-2%高渗盐水。
07免疫治疗即脱敏治疗,足目前惟一有呵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改变疾病自然进程的治疗方式。适用于5岁以上、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主要由尘螨过敏导致的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预防
对于诊断明确的变应性鼻炎,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变应原,如宠物、羽毛、花粉等;做好室内环境控制,如经常通风、被褥农物保持干燥,不使用地毯等。对季节性发病的患儿,需提示家长在季节前2—3周防性用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