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按摩作为中国传统治疗鼻炎手段之一,无论强身健体,还是防治疾病均会产生良好效果。《素问·气血形志篇》中说:“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意思是讲,人们如果屡受惊骇恐惧,经络之气失去了流通,气血运作不畅,肢体某些部位就会产生疾患而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这时可以用按摩等手法治疗配合药物共同取得治疗效果。
《诸病源候论》有载:“清旦初起……摩手令热从体上下,名曰干浴,令人风寒时气,寒热头痛百病皆愈。”意思是讲,清晨起床时双手相摩使之发热,再摩擦全身上下使之发热,称为干浴,长久施用这种方法,能够使人抵御风寒,治愈各种病痛。
可以看出,中医学的手法按摩推拿,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用于人类防治疾病,并总结出一整套按摩推拿的手法技巧,如按、拿、摩、揉、捏、拍等。在几十年临床过程中在不断摸索前人经验,结合当今鼻炎的特点,通过手法按摩。在对急性鼻炎及慢性鼻炎临床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手法推荐给大家。
先将双手鱼际互相摩擦至发热,然后以双手鱼际按于鼻两侧,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局部有热感为止。此后再由攒竹向太阳穴推,至局部有热。每天2~3次。亦有常用两手中指于鼻梁两边擦20~30次,令表里俱热。通过鼻部按摩,使面部经络疏通、气血畅流、邪气得以宣泄。取穴:合谷、迎香、印堂、风池、大椎、列缺。
操作手法如下:(1)用双手中指端,按揉鼻两侧的迎香穴1~2分钟。(2)用食指或中指端在鼻通穴处进行按揉或顶按1分钟(鼻通穴在鼻两侧的中间,鼻骨与软组织交界处,即鼻唇沟上端尽头处)有助于通窍利鼻的作用。(3)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印堂穴1分钟,再用中指面擦热鼻两侧,来回摩擦50遍。(4)按揉风池、大椎穴各1分钟,并在大椎穴用擦法操作10遍,使之有温热感。(5)用掌根部在督脉、膀胱经进行来回摩擦,达到有温热感,最后再拿合谷穴10次,并点按上述穴位一遍,每穴30秒钟。
鼻炎的发病极其复杂内因外源因素的诱发,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空气污染的加剧,化学过敏源的增多,细菌病毒变异,精神紧张,气候的恶化等因素,使感冒多发且迁延难愈,从而使鼻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越发难治。
资源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