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久拖不治,终引起分泌性中耳炎致

57岁的刘女士来自眉山,常年以务农为生,为了子女和生活辛苦了大半辈子。如今,孩子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前段时间,刘女士家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她升级成为了一位“奶奶”,这把刘女士高兴坏了,整日抱着小孙孙舍不得放手,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快乐。

但最近几个月,当小孙子哇哇大哭的时候,刘女士却经常听不见孙子的哭闹声。2月底,刘女士却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成医院就诊,这位“新晋奶奶”怎么了?

刘女士焦急的对医生说道:“最近我耳朵老是听不清楚别人说话,感觉听力下降了好多,还经常出现嗡嗡样的响声,闷胀感……”当医生追问这种情况大概有多久了,刘女士无奈的倒着苦水:“大概有5个多月了,这小半年,没有一天晚上睡过一个安稳觉,太难受了,现在听力也出现了问题,严重影响与人交流,日后还怎么帮着孩子带娃娃呦。”

由于耳鸣严重影响了刘女士的睡眠,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的憔悴。查体后,医生立即为其安排了系统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确诊:“双侧分泌性中耳炎、双耳混合型聋伴耳鸣、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根据刘女士的病情,成医院袁孝林主任建议患者采取耳鼻同治的方法,彻底解决疾病的根本问题。

刘女士表示:“鼻子虽然偶尔会不舒服,但是不影响生活,可不可以先治疗耳朵不管鼻子的问题呢?

袁孝林主任解释道

耳鼻喉是相通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会诱发中耳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咽鼓管是通过鼻腔和耳朵连接的一根管子,其中一端在耳朵的中耳腔内,另一端在鼻子的鼻咽部。

成人的咽鼓管一般是3.5厘米,接近中耳的一端是骨性的经常开放,而接近鼻咽部的一端是软骨的,平时是关闭的,在吞咽、咀嚼或者用力擤鼻子的时候会开放。

鼻部有炎症时,压迫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通气和引流,中耳的空气逐渐被粘膜吸收,慢性鼻窦炎感染时,炎症会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此时外界气体不能及时进入鼓室,鼓室内形成负压,引起中耳粘膜充血扩张、淤血、使血管壁渗透性增加,鼓室内积液,出现听力下降、耳鸣、耳闷等症状,导致分泌性中耳炎。

(耳内镜)

(鼻内镜)

听了袁孝林主任的解释,刘女士随即决定通过耳鼻一体手术进行治疗,一次手术,同时解决多个部位的问题。医生为其实施了“鼻窦开放+鼻息肉切除+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双侧鼓膜切开+鼓膜置管术”,手术非常成功。

出院前,刘女士拉着主管医生陈翠芳的手说道:“太感谢你们了,一个手术把我两个病都治好了,耳朵、鼻子都治好了,这哈回去带孙孙,娃儿些也放心了。”

袁孝林主任特别提醒

如果患上鼻窦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不只是并发其他鼻部疾病,耳朵、咽喉等器官同样会受到伤害。

点击阅读原文一分钟立马预约挂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fbdy/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