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出生到3岁是听力筛查的重点年龄,一般3个月左右听力发育就基本成熟了,儿童听力发育任何时期都很关键,包括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妈妈感染病毒或者某些药物应用,出生的时候缺氧,生后黄疸、脑膜炎、腮腺炎等疾病,甚至一般感冒,熬夜等都有可能引起听力损伤,一旦损伤有可能就是永久的,需要借助助听装置才能提高听力。
「听损原因各不同」听力损伤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方面:除遗传因素外,常见的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中耳炎,耳朵或头颅外伤都可以引起听力损伤,还有一些病毒感染脑膜炎、麻疹、腮腺炎可以引起感音神经性聋。反复暴露于强噪声环境导致听力下降,85分贝8小时或分贝15分钟。外耳道异物,如孩子耳朵塞豆子或者珠子等,在门诊也较为常见。
「发育判断记心上」
新生儿对突然的声响会睁眼或紧闭眼睑,慢慢会对周围的声音有反应。
3个月左右听见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1岁左右开始有意识学说话;2岁左右可以简单对话;3岁左右可以正常交流。
如果发现孩子对声音反应差,2-3岁还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晰、语言倒退,都应该及时就诊。
「日常检查不能落」
听力保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出生要对婴儿进行听力的筛查,3岁以前建议每年进行1-2次听力检查。
3-6岁可以在幼儿园或妇幼保健机构定期体检,一般每年一次,一旦发现听力筛查不通过需要及时就诊。
上学后,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如果看电视声音大,或者呼之不应答,或者出现耳朵不适,医院就诊,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保护贴士了于胸」
避免长期处于高温、潮湿或者特殊环境中,防止粉尘和化学物质刺激;
避免噪音环境,不要熬夜,少用耳机;
学会正确擤鼻方法;
耳朵进水或小虫,不要抠耳,耳朵进水后歪头蹦跳,飞虫可以滴入香油,医院就诊。
「专家提醒别忘记」
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崔莉提醒广大家长,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干预,对于听筛未通过或者有耳聋家族史的孩子做基因检测,如果有耳聋基因携带,要有针对性干预,定期检测听力,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除了听力筛查,家长的仔细观察同样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日常孩子对声音的反应来观察听力情况,平时不要掏耳,耳耵聍(耳屎)医院处理。
不要在不干净的水里游泳,感冒或者鼻炎鼻窦炎及时治疗,出现耳痛、耳闷、听力下降、耳鸣、耳朵流水,及时就诊。
黄骅市融媒体中心出品编辑
范中力
来源
长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