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学名为“变态反应”的
疾病已开始席卷中国
未来十年将超过部分发达国家
过敏:世纪流行病
老舍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但是对于吴鹏来说,北京的秋天是他恨不得逃离的季节。
由于过去一个月里雨水连绵,吴鹏的鼻子这个“定时炸弹”一直没有“引爆”。他暗自庆幸:看来今年秋天可以平安度过了。可是没想到,到了8月底,天一晴,秋风一起,他就感觉自己“又爆炸了”:眼睛发痒、发红;咳嗽、打喷嚏;鼻涕、眼泪直流。夜里无法睡觉,因为“鼻涕就像自来水一样流下来,趴着会流到枕头上,仰卧就会流到喉咙里,吃药也不管用”。早晨上班挤地铁的时候,他忘了带面巾纸,一路下来没法“处理”自己的状况,鼻涕差点儿滴到地面上。过了两天,北京又开始下雨了,吴鹏才如释重负,所有的症状又渐渐减轻了。
吴鹏的噩梦是从两年前开始的。那也是8月的一天,一开始,呼吸道的各种症状令他以为是得了重感冒。但几个有经验的同事一看到他的情况就认为,“估计不是感冒,应该是过敏了,医院看吧。”
在同事的建议下,吴鹏去了以五官科闻医院,结果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抽了一管血,测了sIgE(即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常用于对过敏的诊断),最终发现只对一种物质过敏——遍布北京路边街心、小区前后、山前水边的蒿属植物的花粉。
尴尬的过敏症
医院是国内过敏性鼻炎研究领域的一个“重镇”。为应对日益增多的过敏患者,年,医院就专门成立了鼻过敏科。在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中午12点半,当《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到达这个科的门诊时,当日出诊的主任医师王向东还没有诊断完上午的病人,而挂了下午号的患者已经陆续抵达,很快就挤满了狭小的候诊区。
根据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副院长张罗等人的调查与估算,中国成人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数已高达1.5亿人。
对于不过敏的人来说,他们难以想象数以亿计的过敏性鼻炎患者,生活在怎样一个尴尬的世界里。更何况,鼻炎只是众多过敏症中的一种。像吴鹏那样的经历,根本不算是过敏患者中最糟糕的情况。
美国作家桑德拉·巴斯莱从一出生起就有严重的多种食物过敏,在小时候就被营养专家断言不符合“适者生存”的原则,但她却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上大学、谈恋爱、工作,并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过敏的人生》。
但是像桑德拉·巴斯莱那样有闲情逸致对自己的过敏症高谈阔论的,又能有几人?
在得了过敏性鼻炎后,吴鹏才发现,朋友里有这个病的人还真不少。鼻炎一发作,他就会发关于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哪里好北京中医白癜风医学研究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