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鼻息肉足够了解吗

鼻息肉是生长在鼻腔或者鼻窦的炎性组织团块,可继发于慢性鼻-鼻窦炎,也可以原发于鼻腔而单独存在。

据报道,人群中成人鼻息肉的发生率为1-4%,儿童较低,好发年龄为30-60岁,男性多发。

鼻息肉并非真性肿瘤,往往是变态反应和鼻窦慢性发炎引起的鼻粘膜水肿的结果。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鼻息肉的组织结构不完全相同,可分为三型:

1、过敏性息肉

常为双侧多发性,如不能除去过敏原因,息肉切除后常复发。病变除水肿明显外,有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粘膜上皮下基底膜有明显增厚(玻璃样变化),上皮可有化生。

2、炎症性息肉

单侧或单个息肉形成,多由局部感染引起,切除后不易复发。水肿轻微,渗出的炎症性细胞主要为嗜中性白细胞及单核细胞。上皮化生及基底膜增厚较少见,可与过敏性息肉相区别。

3、鼻后孔息肉

这是临床命名,因息肉有一长蒂从鼻腔经后孔伸入鼻咽部。鼻粘膜水肿长期不愈,病变以炎症水肿和炎性浸润为主,无间质变性增生现象,故鼻息肉属于炎症性病变。但由于鼻息肉形成肿块,故常称为“瘤样病变”,其实一般不会发生恶变。

鼻息肉有时体积很大,甚至达数厘米大小充塞鼻腔而造成鼻塞、呼吸不通畅,或呈活瓣样启闭。鼻息肉还常伴有嗅觉障碍、头痛、说话时鼻音过重等症状。鼻塞致使分泌物滞留,可诱发鼻窦炎,此时分泌物多而呈脓性。巨大鼻息肉可将鼻腔完全填满,甚至将鼻骨向外推出,改变鼻的外形。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肺经湿热、壅结鼻窍所至。鼻窍长期受风湿热邪侵袭,使鼻窍滞留邪浊,最后凝结成息肉;亦会因嗜食厚味,使湿热内生,上蒸肺胃,结滞鼻窍而成。本病的中医疗法为:清肺泻火,利湿散结,活血凉血。

鼻息肉患者都有哪些症状?

1.持续性鼻塞,鼻塞原因是因为鼻腔内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引起鼻塞,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2.可有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3.粘液性息肉,颇似剥皮葡萄状或鲜荔枝肉状,表面光滑半透明,呈粉红色,有细带多来自中鼻道,触之柔软活动。

4.出血性息肉(较少)表面光滑,充血,触之软而易出血。

5.纤维性息肉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触之较实不易出血。

6.多发性息肉常来自筛窦,单个息肉多从上颌窦内长出,坠入后鼻孔称“后鼻孔息肉。”

7.鼻息肉增多变大,长期不予治疗,可致鼻背增宽形成“蛙鼻”。

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又以变态反应和鼻粘膜的慢性炎症最为重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治疗鼻部疾病,预防鼻息肉。

很多人认为鼻息肉是鼻子里长了块肉,没有什么症状,不需要治疗?

鼻息肉的临床表现主要与息肉的部位和体积大小有关,一般体积较小的息肉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随着息肉的增大,往往会出现鼻塞,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打鼾,当发生在嗅区时还会出现嗅觉减退甚至失嗅。

并且当鼻息肉堵塞鼻窦通道之后,便会引发鼻窦的慢性炎症,进而产生黏脓鼻涕、头昏、头痛等症状。因此发现鼻息肉后应该积极地进行治疗。

治疗鼻息肉常用的“鼻喷激素”,会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最为常用的药物,许多人会问使用激素不是副作用很大吗,长期使用能行吗?

其实所谓激素的副作用往往是在长时间大剂量全身用药时才会出现,目前治疗鼻息肉所使用的激素是采用鼻腔局部用药的方式,鼻喷激素后全身的生物利用度非常低,即使常年使用也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主要会产生鼻腔干燥的问题,通过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冲洗多可避免。

往期推荐·

鼻炎还喉咙有痰,太苦了!

鼻子很干?小心干燥性鼻炎

鼻炎也会找上准妈妈?

夏天是鼻炎的高发期,你应该注意啥?

分享、在看与点赞

只要你点,我们就是胖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fbdy/76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