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怀孕的夫妻性生活时总会用各种避孕措施,但情到浓时难免会忘记戴“小雨伞”,等事后才想起避孕这一回事儿,这会再想避孕只能吃药了...
在吃避孕药已成常态的现在,小编想提醒大家,女人吃药物避孕对身体伤害特别大,更别说是定期总在服用避孕药,这对女性的健康不利,下面跟大家分享的这个案例就是避孕药引起的——
近日,医院神经内科就接诊了这样一位病人:
26医院门诊,告诉医生自己头痛,大概一周前,和朋友一起多喝了点酒,睡醒后头就开始痛了。
刚开始是在额头这里痛起来很厉害,躺下休息休息稍微好点,一会儿又开始痛了,本来以为是酒喝多了有点上头就没当回事,吃了点止痛药后又开始断断续续了,从昨天开始头痛加剧了,还吐了一次,人也没什么胃口,医院看看,现在也痛得要命”。
门诊医生仔细询问了既往史,发现患者没有什么基础疾病,或许是因近期工作压力太大或者不规律作息引起的,但出于安全考虑还是让她做了头颅核磁共振。
然而报告却显示患者的左侧颞叶、枕叶不均匀异常信号,考虑急性期血肿可能,同时左侧乙状窦、横窦部也有不均匀的高信号。
“脑内出血?这怎么可能!”看到报告单的邵女士明显慌了神,神经内科专家立即安排她住院做进一步检查,病房医生为患者行腰椎穿刺检查,虽然检查结果没什么问题,但报告提示患者凝血功能里面D-二聚体轻微升高了,而和这个指标有关的提示血栓性的疾病。
神经内科医生看着这个报告,又结合患者的头颅磁共振影像结果,再次仔细询问患者整个发病过程:发病之前有没有吃过什么特殊的药啊?比如说避孕药之类的?
邵女士表示,这个也有影响吗,头痛前一周确实吃了一次,但是我很早之前就开始吃了,吃了很久了啊。
原来邵女士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口服避孕药降低雄激素水平。
患者有口服避孕药病史,加上凝血功能D-二聚体水平偏高,再结合磁共振检查结果,医生考虑患者可能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随后立马给她安排了颅脑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检查。
果不其然在患者脑部发现了窦汇、左侧横窦及乙状窦栓塞(血栓),也就是颅内静脉窦血栓。神经内科医生给邵女士进行了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经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
“长期吃避孕药导致颅内静脉窦血栓”,看完上面的案例,吃过药的朋友是不是开始恐慌了?咱们之前就一直强调,正确避孕,少吃药,少手术,避孕药只能作为事后的补救措施,不建议多吃!
今天都讲到这里了,就再给大家讲讲长期吃避孕药的一些危害,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长期吃避孕药的危害
1.女性闭经
避孕药物对子宫内膜功能也同样存在抑制作用,长期避孕药的应用,子宫内膜功能严重受到抑制,不能长到正常厚度,还无法正常周期性规律脱落,导致子宫内膜腺体发育不健全,则容易引起闭经。
2.内分泌失调
孕药物对卵巢功能的长期抑制,容易造成卵巢自身功能的下降,导致内分泌功能的失调,激素平衡水平紊乱而引起闭经;
3.类早孕反应
服药初期少数人出现轻度类早孕反应,如恶心、头晕、无力、食欲不振、疲倦、呕吐等。
4.白带增多
多由长效口服避孕药引起。因此类药雌激素含量高,过多的雌激素影响宫颈内膜分泌细胞,使其分泌旺盛而引起白带增多。
5.月经不调
经量减少或闭经;突破性出血。如服药期间出血,多发生在漏服药之后。少数人虽未漏服药也能发生阴道出血;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6.体重增加
有部分女性服用避孕药后体重会增加,这是由于避孕药物中某些成分可以引起体重增加。尤其是在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前3个月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因此导致月经后半个周期体重增加;孕激素促进合成代谢,导致体重增加。
其实避孕药的伤害真的是非常大,如果说是特殊情况,偶尔用药物避孕是可以的。但长期吃药危害还是挺多的。因此建议大家选择不一样的避孕方法。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更多健康问题
可点击文末左下角
免费在线咨询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