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张向君
翻译:梁丹燕
审核:朱敬蕊廖丹
编者按:
在所有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人类最常见的病原体。严重的肠球菌感染通常难以治疗,因为该细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天然耐药性。
最近出现的多重耐药的肠球菌特别是VRE,医院内感染爆发。由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引起的新生儿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有通过母亲的胃肠道、皮肤或阴道发生垂直传播,医院环境的交叉感染发生水平传播。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病原体来源可能来自羊膜或产道感染;而7天后发生的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源尚不明确。目前对该病原体在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感染来源知之甚少。
鉴于此,研究团队报告本例早发型新生儿VRE败血症病例,感染来源可能来自母亲肠道。
病例信息
患儿是新生儿,男性,诊断为轻度胎粪吸入综合征、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以及多重耐药且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菌(MDR-VRE)血症,出生后立即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新生儿体重3.1公斤,由27岁的孕妇在妊娠42周时通过阴道正常分娩,初产。产妇产前无使用抗生素治疗、阴道异常分泌物或胎膜早破或发热的病史。新生儿评分在1分钟时为7/10,在5分钟时为8/10。新生儿胎粪污染,心率次/分,呼吸频率74次/分,体温98.2°F(华氏温度),氧分压88%。新生儿的白细胞计数为14./mm3,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3%,淋巴细胞百分比17%。血红蛋白15.2g/dl;血小板计数./mm3。血生化显示:Na+meq/L,K+4.6meq/L,尿素18mg/dl,肌酐0.6mg/dl和Ca++9.6g/dl,CRP为48mg/L。
新生儿入院后第1天送血培养,培养出肠球菌。通过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的抗生素敏感性,显示该分离株对青霉素(10units),红霉素(15μg),庆大霉素(10μg),环丙沙星(5μg),万古霉素(30μg)和替考拉宁(30μg)耐药,但对利奈唑胺(30μg)和氯霉素(30μg)敏感。通过E试验,该分离株对万古霉素(MIC=μg/ml)和替考拉宁(≥μg/ml)高度耐药。
患儿医院,感染源来自哪里?
调查人员在此期间,对NICU的环境进行微生物监测,未在环境中分离出VRE。通过对NICU内新生儿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不同物品进行微生物监测。比如胃管,氧气面罩,床垫和床上用品,门把手,洗手池以及个人物品,如主治医生和护士的听诊器和手机,以及所有医护人员的手,也未检出相应菌株。
为追踪感染源,对新生儿和母亲的肠道菌群进行筛查。筛查发现新生儿和母亲的粪便标本培养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且具有相似的耐菌谱,均有vanA基因和类似的脉冲凝胶电泳图谱。母亲阴道拭子培养未分离出VRE。新生儿口服利奈唑胺(20mg/kg/d,1ml/t.d.s)治疗1周。在利奈唑胺治疗1周后,新生儿的粪便未分离出VRE。该新生儿继续利奈唑胺治疗至少七天。在出院时,新生儿的所有重要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结论
从新生儿和母亲的粪便及新生儿血液标本中分离出具有相同耐药谱和相似基因型的MDR-VRE,提示新生儿败血症的感染源可能是来自母亲肠道的定植菌。
因此,有必要实施各项预防措施防止这些病原体从母体传播到新生儿。而最佳的感染控制措施和制定孕妇VRE定植控制指南可能有助于减少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
文献来源:Subramanya1SH,AmberpetR,ChaudharyD,etal.NeonatalsepsisduetoglycopeptideresistantEnterococcusfaeciumfromcolonizedmaternalgut-rarecaseevidence[J].AntimicrobialResistanceandInfectionControl,()8:29.
编辑:邂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