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鼻炎都是因为感冒没有及时正确治疗而来,每次感冒都遗留一点鼻塞、流涕、喷嚏的症状,逐渐形成了鼻炎。鼻炎发作时间越短,治愈的可能性越大。
从中医来讲,鼻炎统称为鼻渊,鼻窒。大部分患者经常使用激素或抗过敏西药。结果暂时压下症状,稍微不注意,则鼻炎反复发作,甚至越来越重。另外,天气转凉后,有些人群早起后连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自己误以为是感冒而随便吃点感冒药,导致鼻炎病情加重。因此有必要让大家认识它。下面从症状入手谈谈常见鼻炎类型。
首先明确的是,身体有排异反应,慎用激素喷鼻及抗过敏药物。如果长期使用,激素是免疫抑制剂,会抑制身体本有的排异反应,虽然症状暂时减轻,但以后稍有风吹草动,停留在鼻窍的邪气就会待机复发,甚至趁体质虚弱而内陷脏腑,引发更为严重的疾病。中医治疗鼻炎就是把在停留体表及鼻窍的邪气清除,故选择中医治疗前要停用各类激素及抗过敏药物。
鼻炎按病因分类
(1)风邪为主的鼻炎:鼻痒、经常揉鼻子,喜欢抽动鼻子,连续打喷嚏,鼻音明显,怕风,眼睛痒,身痒。以上症状常见于吹风后加重。
护理:室内避免穿堂风,外出带口罩,忌做电动车,摩托车等。有身痒者忌食鸡肉,虾蟹。
(2)湿邪为主的鼻炎:常擤出白粘或灰鼻涕,自觉鼻酸,或者平时鼻涕不多,喝热汤后擤出较多白粘鼻涕,或口中淡,乏味,经常疲劳感,面色发黄滞,手指、手掌、手臂皮肤远端温度高于近端。
护理:忌用冷水洗鼻,忌游泳,淋雨,忌牛奶,肥肉,忌生冷(低于口腔温度的食物都叫生冷食物),不要刻意多饮水。宜用温热水洗脸。
(3)饮邪为主的鼻炎,侧卧时鼻塞,鼻塞随着体位变化而迅速转侧,即左侧卧位时左侧鼻塞,右侧卧位时右侧鼻塞,喷嚏后留下大量清水涕,鼻涕似水直接滴下,甚至吃饭时,鼻涕会直接流到碗里。在白天,天热,劳动或者运动时鼻塞减轻,而夜间,静坐或寒冷时鼻塞加重。
护理:穿衣保暖,忌食生冷,不要刻意多饮水。尽量少吹空调。
(4)寒邪为主的鼻炎:遇冷则鼻塞明显,流清水鼻涕,前额紧痛,发凉,或有嗅觉减退,或有怕冷,发烧等感冒症状。
护理:避寒保暖,不用凉水洗鼻、洗脸,温水漱口,不吃生冷(食物不低于口温),不用冷水洗澡,不冬泳。
(5)热邪为主的鼻炎:黄浓鼻涕较多,口渴饮水较多,喜欢喝凉水,冰饮料,入睡后一两分钟即见后背汗出较多,前额胀痛,小便黄,大便干。
护理:忌辛辣,烧烤,少饮酒,少吃火锅,油炸品(油炸蚕蛹),巧克力,不吃羊肉,狗肉,不乱吃补品如阿胶,药酒等。
(6)火邪为主的鼻炎:经常流鼻血,色鲜红,量大,难止住,鼻子里面干痛,自觉鼻中冒火气,口苦。
护理:忌辛辣,烧烤,少喝酒,少吃火锅,油炸品,巧克力,不吃羊肉,狗肉,不乱吃补品如阿胶,药酒等,夏天少做剧烈运动。
(7)浊邪为主的鼻炎:闻油烟,灰尘容易打喷嚏,鼻中腥臭,油耳朵,狐臭,脸油,头发油。
护理:平时可用荷叶泡水喝,不宜吃咸腌鸡蛋等不新鲜食物。
(8)气虚为主的鼻炎:变天,天冷就喷嚏连连,平时穿衣比同龄人多,经常感冒,经常疲劳感,稍动即汗出,面色淡白。
护理:不强迫长时间锻炼,少做剧烈运动,运动应以不觉劳累为度,避免对风吹。
(9)阴虚为主的鼻炎:鼻子里面干裂做痛,鼻涕量少,眼干,咽喉干,喜润喉,夜间干醒,舌头花剥。
注:以上9种类型,在临床中常相兼出现,一般少见单纯类型。
2.中医治疗鼻炎的特色
中医治疗鼻炎,不同的鼻炎,有不同的治法,以辨证论治为原则,清除体表及鼻窍的邪气,给邪气以出路,而不是用寒凉药往里面打压免疫力。根据邪气种类的不同,除内服汤药、针刺外,再配合外治法,如为寒邪引起则采用艾灸治疗,兼有火热者配合拔罐放血治疗,还有的小孩,服用汤药困难,则采取中药熏鼻和中药泡脚法,或选取适当穴位进行艾灸,小儿推拿,以免除小孩服药之苦。
治疗鼻炎,开完治疗处方后,回家还要遵从医嘱,继续保暖,免受风寒。在饮食起居一点一滴都要跟用药治病的方向一致,才能有助于鼻炎治愈。去病如抽丝,多年的鼻炎不比当天的感冒,治起来需要时间,尤其是要尽早治疗,越是早期治愈率越高,不要错过治疗时机,在中医正当的治疗下,大部分鼻炎是可以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