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
冬天到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供暖季节,气温开始骤降,我们的鼻子开始了饱受摧残的日子。
近期的门诊病人中,主诉头痛的病人明显增加,伴随着还有鼻塞、流鼻涕甚至发热的症状。有人单纯将其称之为感冒,殊不知,我们患的是一种名为鼻窦炎的疾病。
?你了解鼻窦炎吗?
鼻窦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先来说说感冒后容易引起的急性鼻窦炎。急性鼻窦炎通常会给大家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头痛通常是带给大家困扰最大的主诉之一,由于鼻窦的生理结构及解剖位置,鼻窦炎的头痛常有时间规律,或晨轻暮重或午重暮缓。接下来就是常见的鼻塞、嗅觉下降、流脓涕,甚至鼻涕向后倒流入咽腔等等症状。急性期,由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极度不适感,大家就医、用药都比较积极,可是根据门诊患者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患者的用药都不够规范,症状稍微缓解就立刻停药了。这样症状不痛不痒的持续超过12周,就是我们所说的慢性鼻窦炎了,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出现视功能障碍,甚至鼻息肉等等。
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需要尽早到门诊就诊,行鼻部检查,观察鼻腔的分泌物、解剖结构是否异常以及是否有新生物如鼻息肉等等。与此同时,医生会根据病情和病程建议患者行鼻窦CT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变位置及范围。综合评价后,对于急性鼻窦炎、较轻的、病程较短的慢性鼻窦炎我们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抗生素、鼻用激素、黏液促排剂以及鼻内血管收缩药物。在此,特别强调,对于鼻塞患者,鼻内血管收缩药物如一剂神药,常有立竿见影效果。殊不知此长期反复使用此类药物会对鼻腔粘膜造成损害,甚至造成药物性鼻炎,出现更严重及持续的鼻塞症状。因此中华医学会年颁布的鼻窦炎治疗指南中写到,此种药物不推荐使用,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7天)。对于CT等检查提示较重的、或伴有鼻腔息肉的鼻窦炎,可能就需要接受手术来进行治疗了。术前、术后同样也需要使用上述药物来配合手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术后,坚持用药、鼻腔冲洗以及规律复查仍然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