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免不了生病,而病因通常可以分为外感、内伤、病理性因素等。但当病情复杂时,人体处在“内忧外患”中,外感风邪的同时,脏腑功能也失调了。这种需要表里同治的情况,就需要表里双解剂。比如需要解表清里时,就可以选择常用经方——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见于《伤寒论》34条,原文为“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现在简称为葛根芩连汤,主治协热下利。
协热下利是指表证未解时,误用攻下,虚其里气,以致表热内陷阳明而下利不止。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胸脘烦热,口中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肌表则汗出。症见舌红苔黄,脉数或促。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葛根
配方:葛根20克,炙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剂量仅供参考)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两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现代用法为水煎服。或直接购买葛根芩连片。
黄芩
方中重用葛根,甘辛而凉,轻清升发,入脾胃经,以解肌表之邪热,于升津液中又有透邪的作用,为君药;配伍苦寒的黄苓、黄连,清热厚肠,坚阴止利,为臣药;甘草则和中缓急,为佐使药。
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共成解表清里之剂。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则解肌之力优而清里之力锐,使表解里和,身热下利自愈。
黄连
葛根芩连汤用处广泛,对于部分内、外、妇、儿、五官科疾患均有疗效,在这里介绍三个常见对症疾病。
急性肠胃炎。急性肠胃炎是很普通的家常病,葛根芩连汤使用的情况,是在吃坏东西的同时,还受了外邪,此时既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又有下利臭秽的里证。当外感寒邪时,可以在方中加入紫苏叶、麻黄。如果是风热感冒,就可以加点儿薄荷、连翘。
热性鼻炎。鼻炎分为热性与寒性,如果鼻炎发作时鼻流浊涕、颜色发黄、味道发臭、鼻塞、香臭不闻,还会伴有额头疼痛,就属于属于胃经有火的热性鼻炎。此时服用葛根芩连汤,一日一剂,七天为一个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即可。方中葛根升清可通鼻窍,降浊可排鼻涕;黄芩、黄连清胃火、去病根。
小儿腹泻。小儿腹泻病往往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可导致儿童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等,严重影响到儿童的身心健康。小儿发病,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洁,使脾失运化,湿热内生,下注大肠所致。症见起病急骤,泄势急迫,便下稀薄,舌质红、苔黄腻。故治疗宜以清热利湿为主。
注意小儿用药量与成人不同,为葛根5g,黄苓4g,黄连2g,炙甘草3g。腹痛者加白芍5g;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各5g;兼呕吐者加半夏5g;夹食滞者加山楂10g。
脾胃虚寒腹泻,慢性虚寒性痢疾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饮食。不可过量、久用。
如需服用此药方,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宜
祭祀
裁衣
1月8日
忌
开市
安床
人以道立
以中医之道宣明华夏大道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