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自己患有慢性鼻窦炎,也尽管平时鼻涕不断,睡觉鼻塞,杭州的刘女士从来没想过要去治疗。直到这一次“感冒”,让她出现了肢体偏瘫,最终被证实是慢性鼻窦炎引起的颅内感染。
常年的慢性鼻窦炎,“侵蚀”了她的颅骨
60岁的刘女士家住东新路,退休已有十年时间了。还在工厂上班时,她就容易感冒,无论天气变暖还是变冷,基本上两三个月就会感冒一次。退休前的一次体检,她被告知患有慢性鼻窦炎,医生还建议她尽快手术治疗。不过刘女士没放在心上,总觉得自己的慢性鼻窦炎不至于要动刀,也从来没有吃过治疗药物。“平时也就浓鼻涕多,睡觉时候容易鼻塞,靠那边睡就那边鼻塞,所以我床头一定放上一包纸巾。”除此之外,刘女士并没有其他太多的不适。
近日,刘女士再一次得了“感冒”,体温在38℃以上,医院,医生都开出了感冒的诊断结果,当做普通感冒进行治疗。可是,感冒没治好,刘女士反而出现了左侧肢体麻木、无法动弹的情况。刘女士女儿急了,拨打了急救电话,医院。“病人是急诊转过来的,当时因为头痛发热三四天了,在外院接受过输液治疗,”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医生回忆道,刘女士入院时左侧下肢已经无法走路了,而且神志不是很清楚,病情进展很严重。因此,医院立即安排她做了腰穿、CT、血管造影等检查。“当时我们推测患者有颅内感染的可能,腰穿结果也证实了这个猜测,她是严重颅内感染造成的硬膜下脓肿,是个化脓性病灶,所以首先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先稳定病情。”周医生说。
额骨穿出小孔,与她的糖尿病有关
等到第二三天时,刘女士体温恢复,病情也稳定了,周医生开始寻找刘女士的病因。“在做颅脑核磁共振时,我们发现她的颅底有破损,是位于右侧额骨位置的极细小破损,几毫米,大约两个芝麻的大小。再一看,原来是全组的副鼻窦,全部是慢性的炎症,里面装满了脓液。”周医生说,就是这些脓液侵蚀破坏了骨头,导致逆行上行颅内感染,造成了扩散,感染了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了偏瘫症状。如果再晚一些时候来就诊,很有可能会形成脑脓肿,会出现昏迷状况。确定病情后,刘女士接受了“经鼻腔副鼻窦脓肿清除术”,鼻窦中的脓液被清除干净。一周以后,刘女士的肌力恢复,能够自己下床走动,而平时的流鼻涕、鼻塞情况也不再出现。追问病史时,刘女士说患有慢性鼻窦炎很多年了,从来没有意识到这个炎症会穿破骨头,造成颅内感染这么严重。
事实上,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病人常会有鼻塞、流鼻涕、鼻涕倒流、呼吸困难、嗅觉减退、头痛、咳嗽等症状,使病人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减退及睡眠不足。实际上,慢性鼻窦炎多半是由于急性鼻窦炎未得到有效的、及时的治疗而造成的。很多慢性患者对于症状形成耐受,每天症状类似,所以患者很少会主动去治疗。一般来说,慢性鼻窦炎上行造成颅内感染的情况很少,为什么刘女士就会出现逆行感染甚至额骨穿孔这样的情况呢?“患者入院后查出还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他们的血液里葡萄糖就像一个培养基,适合细菌生长,炎症容易发作也难控制。”周医生说,刘女士这次其实是慢性鼻窦炎的一次急性发作,治疗时出现误诊,所以病情进程发展快,病情严重。周医生提醒,若查出慢性鼻窦炎需要手术治疗,一定要及时治疗,切莫耽误治疗而造成病情加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