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一
宋某,女,47岁。初诊日期:年8月9日。主诉: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数年,每年于立秋后加重,伴咽痒,鼻塞,打喷嚏,大便日一次。咽痒、鼻痒甚重,需戴口罩方可部分缓解,故终日戴口罩,即使夜间睡觉亦需戴着口罩入睡,遇冷也会发作或加重。口干口粘,唇粘较甚,咽部少量痰。面色萎白无光,双眼无神,舌暗红,苔白有白涎,脉沉细滑,右寸脉弱。过敏史:对牛奶、花生、鸡蛋、哈密瓜等过敏,为过敏体质。
史欣德教授给予桔梗玄参汤加减。处方:桔梗10g,玄参15g,清半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生甘草5g,杏仁10g,党参15g,生姜10g,红枣10g。十四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复诊:年8月23日。患者诉:服上方两剂后鼻塞即通,目前咽痒、鼻痒已消失,鼻气通畅,夜间睡觉已不需戴口罩。过度劳累时鼻炎的症状会复发,但复发症状轻微,劳累脱发也较多。舌淡红,苔白有白涎,脉沉细。处方:六君子汤加半夏厚朴汤善后。
按:桔梗玄参汤,出自清代名医黄元御的《四圣心源》,黄元御曾为乾隆皇帝的御医,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桔梗玄参汤主治“肺气郁升,鼻塞涕多者”。原方剂量及组成:桔梗3钱,玄参3钱,杏仁3钱,橘皮3钱,半夏3钱,茯苓3钱,甘草2钱,生姜3钱。
史欣德教授认为,桔梗玄参汤所治疗的鼻炎类型,在辨证使用时,需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鼻炎辨证寒热不明显;有痰;大便偏干。那么缘何会提到以上三点?因为桔梗玄参汤组方本身比较平和圆融,没有明显寒热偏倚;其次方中有“二陈汤”的底子在里面,且桔梗也可以利咽化痰,因此此类患者多涕有痰;以药测证,杏仁可以润肠通便,故多见便干的伴随症。
另本案中桔梗玄参汤加入党参15g,因患者面色萎白无光,双眼无神,提示患者体质偏弱偏虚;复诊时患者鼻炎症状消失,偶因过度劳累会复发,亦提示气虚。复诊时史欣德教授从调理体质入手,综合舌脉考虑其体质根本为脾虚痰湿内滞所致,故予以六君子汤加半夏厚朴汤,健脾化痰行气以善后。
医案二
马某,男,45岁。初诊日期:年09月09日。主诉:季节性鼻炎6~7年,每于秋季发作,发作时眼痒,打喷嚏,鼻塞重,涕黄白相间、量不多,时感胸闷、心慌、气短,眠差,大便不成形、黏,舌淡,有齿痕,脉右寸弱,右关弦,左寸旺。
郭海燕主任给予桔梗玄参汤加减。处方:桔梗10g,玄参15g,杏仁10g,半夏9g,陈皮10g,茯苓20g,生甘草6g,炙黄芪10g,丹参15g,细辛3g,生姜5g,大枣5g。七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复诊:年09月23日。患者服用前方后所有鼻炎症状及心慌、胸闷症状消失,自行停药一周。来诊时眠差,舌胖,有齿痕,舌尖瘀点,脉弦滑。处方:原方改茯苓为茯神,继服十四剂。随访至今,无不适。
按:《四圣心源》认为:“鼻病者,手太阴之不清也。”肺开窍于鼻,鼻与外界相通,鼻之通气功能依赖于肺气的宣发作用,肺气宣畅则鼻窍通利,肺气失宣则鼻塞不通,故治疗鼻病重在宣通肺气。
桔梗玄参汤由桔梗、玄参、杏仁加二陈汤化裁而来,组方平和,无明显寒热偏倚,在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基础上又有宣肺、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本案中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亦无明显偏寒或偏热,且一派脾气虚之象,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气虚,运化失常,水湿不化凝聚成痰,痰浊停于肺,从而影响肺气宣发肃降,故选用本方为基本方,健脾化湿,宣通肺气。
另本案中,患者时感心慌、气短、大便不成形,舌淡,提示脾气虚,加入炙黄芪、大枣,加强健脾益气之效;患者感胸闷,舌尖有瘀点,脉左寸旺,提示心经有热有瘀,加入丹参既可凉心经之热,亦可活血祛瘀。最后,加入细辛少许,芳香透达散风邪、通鼻窍,《神农本草经》认为:细辛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
复诊时,患者鼻炎症状及胸闷、心慌症状皆消失,七剂方药,效如桴鼓,令人慨叹。患者诉眠差,故去茯苓,改为茯神,加强宁心安神之功。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擅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