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
国内
1-9月中国天然气进口比去年同期增长3.7%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今年1-9月,中国天然气进口.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7%。天然气进口量逐渐增长,但进口增速有所波动。海关数据显示,年、年、年1-9月中国天然气进口增速分别为22.3%、33.6%、9.7%。据海关数据与隆众航运数据综合所得,今年1-9月中国进口LNG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自8个国家进口量超过百万吨。自澳大利亚进口量仍居首位,占进口量的46%。第二至四位同样为传统进口来源国,分别为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来自俄罗斯的进口LNG逐渐增多,今年前9个月进口量达.16万吨,已超过年自俄全年进口量.35万吨。”隆众资讯分析师沙文波表示。据金联创天然气高级分析师孙雪莲介绍,1-8月,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共27个。其中进口管道气来源国5个,分别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缅甸和俄罗斯,与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个,即俄罗斯。年12月2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今年1-8月,中国LNG进口国22个,比年同期减少了1个,排名前五的依次是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而年同期前五大LNG进口国分别是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更多体现在LNG方面。疫情导致全球天然气需求低迷,国际LNG现货价格一度跌至历史低位2美元/百万英热左右,且长期在低位徘徊,直到9月28日才反弹至5美元/百万英热以上。“国际LNG低价资源较国内LNG液厂资源有竞争优势,超低价的LNG现货资源吸引包括三桶油在内的中国买家积极采购现货资源。”孙雪莲表示,进口LNG液态分销范围曾一度扩大至公里范围,且较沿海地区管道气价格优势明显,形成对管道气的替代。进口LNG液态分销量大幅增加,LNG进口量的增加形成良性循环。年,深圳能源、广东能源、广州燃气等新的买家进入相对稳定采购期,基本每月都有LNG船货采购,也是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的原因之一。此外,对已有储气库及新建LNG储气设施的注气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进口同比增量。沙文波认为,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天然气供过于求,供需矛盾比较尖锐,有利于中国采购商降低采购成本。“由于进口成本下降以及国内接收站积极出货,国内LNG销售价格下降,较管道气价格有一定优势,下游商户采购热情较高,促进LNG进口量上升。”沙文波表示。1-9月,中国天然气进口均价为.3元/吨,比年同期进口均价.3元/吨下降20.5%。“进入年,中国进口天然气价格呈现震荡走跌的状态,尤其是三四月份受国际原油暴跌牵制,中国天然气进口价格出现明显回调。”沙文波表示,相比管道气,LNG市场化程度更高,与国际原油相关性强,价格跌幅偏大。受冬季保供等因素影响,第四季度是中国天然气市场的销售旺季。沙文波认为,气温下降、能耗增加以及部分地区政策要求,天然气需求量将有一定增长。进口LNG到岸价格虽有反弹但仍处在相对低位,国内采购商依然有采购积极性。“虽然中国天然气消化能力较强,但随着环保政策更加因地制宜以及天然气需求量基数的不断增大,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增长幅度将逐渐缩窄,预计年度进口量增速在8%-9%,第四季度进口量或在万-万吨。”沙文波表示。孙雪莲认为,今年四季度,中国天然气进口价格或随着LNG现货价格的走高及三四季度执行长协资源量的增加而有所提升。
中国石化元坝气田第三口开发调整井顺利完钻
10月26日,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元坝-2井钻至米顺利完钻,储层钻遇情况良好,将一步支撑元坝气田稳产高产。元坝-2井是元坝气田实施的第3口开发调整井,于年1月1日开钻。该井为大斜度井,纵向穿2个礁体储层,设计2个靶点,面临目的层高温、地压系数不明确、储层易漏、地层倾斜、入靶垂深预测难度大的困难。西南石油局协调各施工方通力合作,强化现场跟踪,24小时监控井轨迹,制定着陆预案,及时优化调整轨迹,确保该井顺利完钻,坚定了下步调整井部署信心,为气田加密调整井钻井施工提供宝贵经验。
辽河油田蒸汽驱国内首次大规模开发超稠油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杜块扩大部署试验方案,将原有20个蒸汽驱井组扩大至个工业化生产。这是国内首次对超稠油油藏大规模实施蒸汽驱开发。蒸汽驱适用范围从黏度1万毫帕秒的普通稠油,扩展至黏度8万毫帕秒的超稠油。蒸汽驱是稠油油藏吞吐末期的一种接替方式。经过多年探索实践,辽河油田在齐40块、齐块、锦45块等稠油黏度约1万毫帕秒的普通稠油区块实施,效果较好。高峰期,齐40块个井组年产油67万吨。在此基础上,辽河油田将眼光投向黏度更大的超稠油。年起,辽河油田开展超稠油蒸汽驱先导试验。历经十余年攻关,辽河油田实现了3个突破:机理认识上,科研人员实现了从单层驱替到超稠油驱替剥蚀复合机理认识上的突破;转驱界限认识上,认识到温场是转蒸汽驱的关键条件,通过集中预热加速温场建立,使地下原油黏度达到转驱条件;动态调控技术上,形成了气腔调控、提高蒸汽波及体积、注入井防窜、采油井堵窜、注采温差控制调控等系列关键技术。截至目前,杜块20个试验井组阶段油汽比达到0.19,是辽河油田蒸汽驱开发效益最好的区块。为进一步高效建产,扩大实施规模,辽河油田科研人员系统总结了杜块超稠油蒸汽驱先导试验20个井组的实施经验,强化转驱界限,优化油藏工程设计,细化部署安排,完成了杜块蒸汽驱整体实施方案编制,部署新井口,分3批实施。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杜块个井组完全铺开,届时杜块年产油将从27万吨上升至40万吨。实施后,采收率将达到64.4%。
中科炼化首批出口成品油装船外运
10月22日,满载国6汽油和柴油的两艘油轮,先后在中科炼化码头完成装船和商检,分别运往新加坡和菲律宾,这是中科炼化的首批出口产品。中科炼化项目是中国石化在新时代建设的首个大型炼化工程,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及能源化工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控制技术,按照国际最严安全环保标准进行设计和管理,国产化率超过95%,是目前国内国产化率最高的炼化一体化项目。8月30日,首批国6汽柴油通过自建码头和湛北输油管线顺利出厂,中科炼化成为我国华南、西南等市场清洁能源供应的新成员。
中国石化在湖北首条航煤管道通过环保验收
日前,中国石化湖北省首条航煤输送管道通过环保验收批复,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武汉地区汽车运输航煤成为历史。该管道由销售华中分公司于年开工建设,管道投运后可输送航煤30万吨/年,相比于公路、铁路运输可减少油品运输损耗,降低尾气排放万m?,各项环保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50%以上,有力保障了武汉天河机场航煤充足供应,为生态环境建设作出积极努力和贡献。
国际
日本提高能源转型预算
近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该部门正寻求将~财年(年4月~年3月)用于日本能源转型的预算提高15%,至亿日元(约合46亿美元),并表示会将疫情导致的燃料需求下滑转化为加快能源转型的机会。在全球要求脱碳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日本经济产业省打算通过支持创新,引领日本走出国内燃料需求下滑的阴影,实现绿色复苏。日本经济产业省要求的~财年能源转型预算包括推动淘汰低效的燃煤发电厂,开始为二氧化碳的液化和运输做准备,以及加快碳回收技术的发展。为逐步淘汰低效的燃煤发电厂,日本经济产业省要求在这一财年能源转型预算中用于此类项目的预算同比增加25.8%,至亿日元。在氨利用方面,作为能源转型预算的一部分,经济产业省正开始准备一个试点项目,年在一个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厂燃烧20%的氨。按重量计,氨含氢量约为18%,是一种全球广泛交易的化学物质,在火力发电厂发电过程中加入合适比例的氨一起燃烧时可以令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在二氧化碳利用方面,日本经济产业省要求在这一财年为二氧化碳运输试点项目提供65.3亿日元的预算,作为亿日元的碳捕获、利用、存储和碳回收预算的一部分。日本经济产业省官员表示,二氧化碳运输试验项目将包括设计和建造二氧化碳液化、运输和碳回收设施以及一艘吨的双重用途油轮。
印度石油计划建基础油装置
据《亚洲润滑油周刊》消息,印度石油公司(IOC)计划在其印度古吉拉特邦炼油厂内新建一套23.5万吨/年的基础油装置。该公司在9月22日提交给证券交易所的文件中宣布,其董事会批准了该项目。申报文件并没有披露将生产API何种类型的基础油,也没有透露预计建成日期。IOC目前在西孟加拉邦的霍尔迪亚运营着一套基础油装置,设计产能为每年13万吨I类基础油和12万吨II类基础油。IOC估计,古吉拉特邦石化和润滑油一体化项目的投资为亿卢比(约合24亿美元)。该项目将使古吉拉特邦炼油厂的炼油能力从每年万吨提高到每年万吨。该项目还将涉足石化产品,年产量为50万吨。
南非首次发现深海大型油气田或将结束其油气进口历史
当地时间10月23日,南非矿业资源与能源部长曼塔谢前往该国西开普省莫索贝附近海域卢佩德(Luiperd)钻探井进行了视察。被勘探区域称为布鲁尔帕达(Brulpadda),距离南非南部海岸约公里,面积平方公里,水深从北部的米渐变到南部米。勘探公司法国道达尔表示,该地区可能蕴藏10亿桶天然气及大量原油。卢佩德(Luiperd)钻探井从年8月开始勘探,到目前为止已经雇用了名勘探工程师,航空专家,水文专家,石油地质专家和海洋专家等南非本地专业人员。作为南非第一座深海油气田,该油气田很可能结束南非油气需要进口的历史。曼塔谢表示该项目已投资15亿兰特(6.2亿人民币),政府目前正以“必要的速度”来完成《上游石油发展法案》,以帮助释放上游油气储量中尚未开发的潜力。该项目将会振兴南非经济。
俄能源部长呼吁全面履行石油减产协议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19日呼吁相关产油国全面履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石油减产协议。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诺瓦克当天在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部长级联合监督委员会会议上发言说,当前国际石油市场还不稳定,相关产油国应全面履行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石油减产协议。诺瓦克表示,世界石油市场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一方面,新冠疫情对包括石油市场在内的许多经济领域造成沉重打击,恢复全球经济和石油需求面临很多困难;另一方面,预计年全球能源投资与年相比将减少18%至20%。为此,需继续完善和巩固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合作机制,各产油国应支持这一机制。诺瓦克9月曾表示,根据今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的石油减产协议,俄罗斯在8月近%完成了其石油减产配额。今年4月,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今年5月至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万桶,7月至年底减产规模降至每日万桶。6月,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将日均万桶的减产规模延长至7月底。7月15日,欧佩克发表声明说,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8月起将减产规模降至每日万桶。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8月举行部长级会议,审议减产协议的执行情况并维持减产水平不变。
土库曼斯坦石油天然气国际大会开幕中国仍是土天然气最大进口国
为期两天的第25届土库曼斯坦石油天然气国际大会28日在土首都阿什哈巴德开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会议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土库曼斯坦能源外交——地区能源安全和持续发展的保障”。土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致大会的贺信中表示,能源与燃料行业是土库曼斯坦经济具有战略性的组成部分。目前,土正加快融入全球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供应和输出路线的多元化,本国开采的天然气已出口至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和中亚邻国。土库曼斯坦负责燃料和能源事务的副总理梅拉特格尔季·梅列多夫在开幕式上发言时表示,总长度公里,连接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四国的天然气管道正在修建中,土境内长公里的管道铺设即将完工。建成后,该能源管线的年输气能力将达到亿立方米,这将为地区经济发展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梅列多夫还指出,目前中国是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最大进口国,土方每年通过管道向中国出口天然气约亿立方米。按照大会日程,与会者将就能源外交与能源安全、全球能源市场发展趋势、石油和天然气货币化、能源投资及环保等议题开展广泛讨论。
石油观察智库整理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