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腺样体肥大

怎样判断是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6094200.html

前言

1、只有腺样体肥大(没有扁桃体肥大),一般都存在鼻部疾病,是鼻部疾病引起了腺样体肥大还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鼻部疾病?一般来说小孩鼻部疾病基本因为腺样体肥大引起,反过来鼻部疾病也会引起腺样体肥大。什么是鼻部疾病,需要进一步如何明确诊断?比如说最常见的是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2、腺样体肥大与扁桃体肥大同时存在,有二种可能:A、纯粹的就是生理性肥大:B、在生理性肥大的基础上,也可能存在感染的的因素(鼻病,或上呼吸炎症反复发生)。

3、如果有鼻部疾病,一定要治疗好鼻部疾病,腺样体肥大才可能治疗得好;如果是生理性肥大,激素类喷鼻剂加口服中成药也会有一定的效果;如果引起了并发症(分泌性中耳炎),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包括扁桃体肥大),效果来得更快。但若不想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的疗程将延长,并坚持治疗,也是具有很好治疗效果,但容易复发,所以要预防感冒及感冒后要及时治疗才行。

4、有腺样体肥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儿童的分泌性中耳炎。因此,在打鼾症状明显、常有鼻塞不通的情况下,建议至少做1次声阻抗检查,3岁以上可以配合时还可再做一个电测听检查(2项检查元)。以明确有无分泌性中耳炎。不要认为儿童没有讲耳的症状就不做此检查(因为可以无任何耳的症状,与儿童不会表达有关)。我的做法只要是住院手术的儿童一般要求做电测听和声阻抗检查,以便在术中一并处理。

5、4岁前,尽可能考虑不要采用手术切除腺样体肥大,但若是小儿症状明显并经过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的话建议还是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一、什么是腺样体(咽扁桃体)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部的淋巴组织(鼻咽顶壁与后壁的交界处),亦称咽扁桃体,检查所见,它形如半个被剥了皮的橘子,表面凹凸不平,有5~6条纵形沟裂,容易滞留病毒和细菌,并在身体抵抗低下降时容易引起炎症。腺样体出生后即已经发育,一般在6~7岁时最大,10岁后开始萎缩,少数成年人(年轻人)可能有残留的腺样体。但是,如果存在鼻腔的慢性炎症,长期的慢性炎症性分泌物将总是刺激腺样体产生慢性炎症,因此腺样体就难以按正常情况自行退化,而容易出现长期性肥大,甚至在青年时期亦有残留。

二、腺样体有何生理功能

咽扁桃体(欲称“腺样体”)同腭扁桃体(即口咽部的的扁桃体,欲称“扁桃体”)一样,在儿童期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是儿童时期的重要免疫器官。这些扁桃体组织内含有不同发育时期的淋巴细胞,并参与儿童时期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其中,主要是通过产生免疫球蛋白以增强免疫力,起到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起抑制扩散和中和作用,能对付侵入机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起到抗病作用,因此这些扁桃体有“健康卫士”之称。扁桃体退化、萎缩后,这种免疫功能就减退并消失,不再发挥免疫功能的作用。

三、腺样体为何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原因包括:

1、先天性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生理性肥大:婴儿时期(1~3岁),人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质(免疫球蛋白等)主要从母体所带来。约二至三岁后,这些免疫物质被基本消耗而不足,则通过局部免疫功能(腭扁桃体、咽扁桃体)的提供而得以自我保证。扁桃体既然提供免疫功能,就需要有组织结构上的发达,正常情况下,这些扁桃体的发达程度一般不足以引起扁桃体的过度肥大。由于儿童期系统免疫功能的不足,因此对局部免疫功能的需求量较大,扁桃体的自我发育就比较旺盛,对于那些先天性不足(遗传因素),以及后天性发育尚不完善(从中医的角度讲属于脾肾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主骨,就可能存在骨髓造血功能的相对不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就可以表现为免疫功能不足)的儿童(特别是在6、7岁前)就容易形成扁桃体过度的增生。此种过度的增生为人体自我免疫调节功能所引起,故称为“生理性扁桃体肥大”。所以,如果有口咽部腭扁桃体生理性肥大时(容易发现),也往往存在腺样体(咽扁桃体)生理性肥大(如果没有口咽部的扁桃体肥大,但检查见有腺样体肥大,这种情况,多属于炎症因素引起的腺样体肥大)。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系统免疫功将逐渐增强,对扁桃体这种局部免疫功能的依赖性逐渐减少,因此,扁桃体也就逐渐萎缩,并最终失去它存在的价值而至完全萎缩。

2、后天性感染,引起炎症性肥大:由于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在鼻部疾病时,炎症分泌物总是容易流入鼻咽部,从而使患儿的鼻咽部产生长期炎症。这种长期炎症,将引起小儿腺样体亦产生慢性炎症,导致肥大性改变。因此,有鼻病者,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变态反应性鼻炎等,容易导致其慢性炎症性增生与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炎症引起者,其口咽部的扁桃体不一定肥大;因此,在检查时,对于存在腺样体肥大的儿童,需要进一步明确是否存在鼻的慢性炎症,其中特别是需要明确是否存在慢性鼻窦炎。如果存在鼻病,在治疗方面应当以治疗鼻病为主,这对于控制或消除腺样体肥大很有效果,因为鼻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其腺样体肥大就容易自行消退。

此外,由于腺样体本身表面凹凸不平而有沟槽、陷窝,容易滞留病毒与细菌,并在系统性或局部性免疫功能状态低下时(儿童患者往往是受凉、过热,以及鼻腔、鼻咽、口腔不清洁)、鼻与咽喉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时,就容易引起腺样体炎症,因此,生理性腺样体肥大时,也可以同时存在为炎症性肥大的因素。此时,消除炎症因素仍然很重要,可以控制腺样体肥大的程度而减轻或消除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四、腺样体肥大对身体有何不良影响,容易产生哪些并发症

常见的有:

1、引起鼻与咽喉疾病:儿童时期,鼻咽腔本身就较小,由于腺样体肥大,鼻咽腔就更为狭窄,因此上呼吸道不通畅,就出现睡眠时打鼾或呼吸音重;肥大的腺样体也容易阻塞后鼻孔,出现鼻塞,讲话鼻音重,涕多而难以擤出;长期鼻塞,容易进一步引起慢性鼻炎、鼻窦炎;鼻阻塞就引起张口呼吸,而长期张口呼吸,则进一步引起咽喉疾病,出现咽痒、咳嗽、容易感冒、容易发生长期低热等。

2、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由于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咽口,从而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病理改变,出现耳鸣、呼力下降、耳内胀闷、闭塞感、鼓室积液等症状和体征。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耳聋的重要杀手,并影响终身听力减退。因此,有腺样体肥大的儿童,特别是5岁以内的儿童(不会主诉),尽可能进行声阻抗检查检查与电测听检查,以明确有分泌性中耳炎。如果引起了分泌性中耳炎,应当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积极的治疗,以免病程延长,终至听力受损而难以完全恢复。

3、引起消化道症状与发育障碍:由于长期存在的腺样体肥大与局部炎症病理,毒素吸收,引起儿童消化道症状,食欲明显减退,消瘦,面色苍白或萎黄等营养不良症。

4、引起精神神经症状:由于腺样体肥大,以及由此引起的鼻咽部局部炎症、鼻炎、鼻窦炎,毒素吸收,可使儿童出现精神不振,智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遗尿、夜尿、夜寐不宁、睡眠时磨牙、睡眠时容易出汗或动则出汗等精神神经症状、认知能力下降。

5、引起心肺系统疾病: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张口呼吸,打鼾,肺的呼吸换气不足,可能引起肺动脉压升高,重者可导致右心慢性衰竭。

6、引起面部发育障碍:由于长期张口呼吸,可出现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嘴唇厚,上唇上翘,鼻中隔偏曲,前鼻孔狭小,面部缺乏表情,面容呆滞,即所谓“腺样体面容”。

五、如何诊断腺样体肥大

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依据主要有:

1、症状:小儿腺样体肥大主要有以下几类症状:

(1)鼻咽腔炎症与阻塞症:主要有打鼾,张口呼吸,鼻塞不通。如果腺样体肥大只阻塞了鼻咽腔50%以下,此类症状一般不出现或偶尔轻微出现;阻塞2/3时,则有较明显的阻塞症状;超过2/3,甚至达到4/5时,则阻塞症状显著而且持续。此外,腺样体肥大伴有炎症明显时,可能出现轻微发热。

(2)局部并发症:A、耳部并发症,很常见,主要是分泌性中耳炎,产生耳闷、听力下降、耳鸣(6岁以前儿童难以有此类主诉症状,故当以检查才可明确);严重者,可引起化脓性中耳炎。B、鼻腔并发症:主要是引起鼻塞与出涕,严重者,引起化脓性鼻窦炎(鼻窦炎与腺样体肥大两病可同时存在,相互促进地发病);C、咽喉并发症:主要是咽炎、扁桃体炎,出现咽喉不适,咳嗽等症。

(3)全身并发症:如上文所讲,主要是引起消化道症状、发育障碍、精神神经症状、面部发育障碍、心肺功能异常(儿童患者一般不常见)。

2、鼻咽纤维镜检查:鼻咽顶及后壁有腺样体增生肥大。

3、X线鼻咽侧位片检查:图象显示有腺样体肥大。

六、西医如何治疗腺样体肥大

1、手术治疗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目前仍然以手术治疗为最常用的方法。如果需要手术切除,其主要适应证是:并发了咽鼓管鼓室炎、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面容、慢性扁桃体炎、鼾症及睡觉时长期用口呼吸。在此种情况下,虽然切除了腺样体有可能导致腺样体免疫功能的丢失,但与它所引起的并发症而言,根据“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西医学认为切除腺样体是完全必要的,而且应当尽早进行(因为保守疗法效果差)。手术有多种方法,对于儿童而言,都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予以手术刮除或微创手术,目前我们都采用70度鼻内镜下动力吸切器切除。

2、保守疗法

目前对于腺样体肥大的西医保守疗法尚无明确的治疗指南。根据国内临床医学文献报导,主要有以下方法:

(1)服药:①如匹多莫德,连续服用不少于8周(2个月),以增强上呼吸道免疫功能,减少和预防上呼吸的反复感染,从而和利于控制腺样体肥大的发生。②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顺尔宁)。连续服用16周(4个月)。③对症处理药物:根据需要使用,如化痰药、止咳嗽药物,有明显炎症时使用抗生素,等。其中,第①种、第②种各自单独应用;第③种属于配合性应用。④抗组胺类药物。

(2)局部用激素喷鼻:双侧鼻腔应用,每早1次,连续使用1个月以上(一般可以考虑连续使用3个月左右或更长一些。有报告表明,连续使用半年无明显副作用。)此类局部用激素常用者如:糠酸莫米松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喷雾剂。

七、根据不同情况,对腺样体肥大究竟是进行手术处理还是进行药物保守疗法

1、对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如果想快速取效,唯手术取效快。

2、如果不想手术治疗,则应当采用鼻用激素,加口服抗组胺要和中成药也具有一定效果,但容易复发,不能根治。

3、如果同时有扁桃体肥大与腺样体肥大,此种情况多与体质有关,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同时切除腺样体与扁桃体,如果不手术切除,就得药物治疗1个月以上为宜;如果没有扁桃体肥大,只有腺样体肥大,并伴有鼻部疾病,此种情况多属于鼻部疾病炎症引起的腺样体肥大,当治疗鼻部疾病为主,鼻部疾病好转后,腺样体肥大容易显著减轻,因此可以考虑保守疗法为主而不是手术优先。

4、如果腺样体肥大已经引起(并发)了分泌性中耳炎,应当考虑进行腺样体切除,尽早解除腺样体对咽鼓管咽口的压迫与阻塞,有利于加速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进程,从而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小儿的听力。

5、较小儿童(4岁前)儿童腺样体肥大,如果没有引起中耳炎等并发症,尽可能保守治疗。过早地手术治疗,容易在手术后复发腺样体肥大,则有可能需要再次手术。

6、腺样体肥大而伴有鼻部疾病(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炎、变态反应性鼻炎之类)时,对于腺样体肥大的疗程将明显延长,这主要是由于鼻病分泌物后流引起炎症难以消除。因此,需要以治疗鼻部疾病为主,兼顾治疗腺样体肥大,并坚持更长的时间,同时积极预防感冒,以免病情容易反复。病情越反复,疗程需要得越久。

7、对于年轻人残留腺样体,可以不考虑手术(当然也是可以手术的);若存在腺样体的慢性炎症,亦可药物治疗为主,或合并张口呼吸的睡觉打鼾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八、成人腺样体肥大如何治疗

1、成人腺样体肥大,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以不必理睬。

2、如果有症状,可以手术切除,也可以不切除。不切除,应当药物治疗。

3、如果伴有鼻部疾病,应当治疗鼻部疾病为主,鼻部疾病治疗好后,腺样体肥大或残留即可消除症状、消除残留,也可以术中一并切除。

彭易坤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bdyss/5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