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魂是真是假道士救人三次作法,却因表文误

头部白癜风图片 http://m.39.net/news/a_5721237.html

1

勾魂是真是假?你们家乡有“叫魂”的习俗吗?几乎人人都经历过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一种经历:当小孩受到惊吓嚎啕不止的时候,家中老人就会告诉我们,这是被“吓掉魂”了,必须要将走失的魂魄给叫回来,孩子才会恢复如初。

此为叫魂收惊,就是我们俗称的“叫魂”,有些地方也称其为“喊魂”,或者“喊惊”,在中国的大多地区多有流行。比如当孩子受到意外惊吓时,大人会在晚上来到孩子白天受惊吓的地方,一边喊着孩子的名字,叫他不要怕,并跟着喊:“回来吧,回来吧!”有时还烧一些纸钱,以祭天地。有的还会请一个德高望重的老人,在睡熟后的孩子脸上凌空画一些辟邪的符,且口中念念有词,目的也在于使魂回来。

人有三魂七魄,魂可以游走,魄是人体的本源。

《淮南子·说山训》卷十六将魂魄的关系讲的非常明了: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为体。’魄曰:‘无有形乎?’魄曰:‘无有。’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魂曰;’吾将返吾宗矣。‘魄反顾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这段是魂与魄的问答录。魄问魂,你知道“道”这种东西以什么为基础吗?魂很聪明,回答说,当然以“无”为基础,接着又说到:你是有形有体的东西,想达到大道是不可能了。说完,倏忽不见踪影。

一旦魂流连忘返,或者其它外在因素使得魂不能如期返回人体,如受到惊吓、被婚丧喜事煞到冲到,或被邪灵或外方之灵冲犯等等,人就会发病。

收惊之法,据我推测不下上百种,病因和症状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一般来讲,诸如小儿突然惊吓,服用镇静的药物没有明显效果,可以由母亲在夜深人静,俯身在小儿耳朵后轻声呼唤小儿乳名,连着三个晚上即可治愈。

也有的家长,在当时小孩儿受惊吓的地方回手轻轻摸一下小孩儿头和脚,轻声念道:“摸摸毛吓不着;摸摸尾儿,吓不大会儿。”或者呼唤乳名:“××随妈妈(或奶奶等看小孩儿的人自称)回家来”,待小孩儿止住哭声就没事了。

这些初期阶段自行解决即可,如果是成人或者被惊吓过度,时间过长,就必须请专业人士帮助了。

一般受惊者只是失去了魂魄的一部分而已,所以民间收惊仪式多属于“小收”,还有非常复杂的“大收”,收回的是所丢失的全部魂魄。所以在收惊时,要问明情况,根据失魂者状态,斟酌出相应叫魂方案。以下列举几种收惊方法,供大家了解。

另外,还有一部由一个美国人所写的名为《叫魂》的书,里面讲得就是关于中国“叫魂”的习俗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来看看。

正一派神霄收惊法

方法一:三柱香拜请坛中众神作主,接着以此三柱香或可用剑指在其胸前划紫薇讳的组合字,同时配合如下之咒语︰

天灵节应,愿保长生,太玄之一,守其真形,五脏神君,各保安宁,三魂七魄归本宫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方法二:三柱香拜请坛中众神作主,接着以此三柱香或可用剑指在其胸前划紫薇讳,同时配合如下之咒语︰

北斗九宸,中天大神,上朝金阙,下覆昆仑,调理纲纪,统制乾坤,大魁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君,高上玉皇,紫微帝君;大周天界,细入微尘,何灾不灭,何裙不臻,元皇正杰,来合我身,天呈所指昼夜常轮,俗居小人,好道求灵,愿见尊仪,永保长生,三台虚精,六淳曲生,生我,养我,护我身形,魁勺权恒碧府飘尊帝急急如律令,三魂七魄归本宫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方法三:三柱香禀报坛中众神: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收惊万事吉昌,收魂三师三童子。收惊仙人童子郎,拜请本坛主神某某某来收惊,三奶夫人来收魂,王母娘娘来收惊。哪咤太子来收魂,六丁神兵来收惊,六甲神将来收魂,五营兵将助吾来收魂,二十八宿星君助吾来收魂,天师真人助吾来收惊,玄天上帝助吾来收魂。雷霆官将助吾来收惊,口教师爷助吾来收魂,八卦祖师助吾来收惊,九天玄女助吾来收魂六壬教主助吾来收惊,合坛众神助吾来收魂,收魂不收别人魂,讨魄不讨别人魄,单单收返xx,x年x月x日x时岁头一魂手二魂脚三魂。三魂七魄归本宫,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西戌亥。左金童。右玉女。左呈蛇。右八卦龟。某某三魂七魄收在本身宫,神兵火急如律令!

拜请收魂三师三童子。收魂仙人童子郎。不收别人魂不讨别人魄。单单收返xx,x年x月x日x时x岁左三魂,右七魄,收在本身宫来相寻,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昂、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同时以金光指写灵字于手心,再以手心印在受惊者的百会穴上,念咒:

灵空金龙,统领二十八宿星,速速收返某某三魂七魄归本宫,神兵火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

一写不玄天。二写不玄地。三写收关煞。四写收返某某某三魂七魄来相寻。奉九天玄女敕令。收你胆大大不免惊收你一更好咽。二更好眠。三更无灾。四更无厄。五更保平安。天皇皇。地皇皇。一夜度天光。日来无灾厄。夜来无灾殃。顺手平安。

太上台星。应变无停。驱邪缚魅。保命护身智慧明静,心神安宁。三魂永久。魄无损倾。魂来归宫。魄来扶体。三魂七魄归本宫神兵火急如律令!

(念金光神咒)

魂魄收到头好利楼。收到耳好利利,无着惊无塔艾,平安造化时。

(迎请老君玉印,并以老君印配合如下之咒语一一的执行之)

老君玉印四角又四方。老君名字在中央。左天兵。右六甲。天兵六甲两相随。天上日月团团转。游行天下救良民。迎请老君玉印。印在某某某头中有灾印来头中退。心头有灾印过心头安,左手脉印来收三魂,右手脉印来捉七魄,脚者背印来也轻健。印在衫领过、寿元吃得百外岁,三魂七魄本身来相寻。魂到魄回收惊完明急急如律令。

米碗收惊法(此法一般在道观中使用)

01

点三炷香呼请本庙主神作主,口念如下:天上圣母,今天弟子xxx(姓名)住址xxx,今天经到求你来作主。

02

盛一碗米高度与碗口齐,拿一件孩子穿过的衣服盖住米,用手在上抹平三下,用口吹气三次。

03

孩子坐在神明前面向神明,收惊者拿碗与三炷香在其旁向外面。一面念咒:收惊要由山头收回到我们床头,一面在收惊者面前划动做收的手势。

口念:从山头山尾,溪头溪尾,桥头桥尾,田头田尾,路头路尾,厝前厝后,厅头厅尾,床头床尾,福德正神来作主,收到弟子xxx(姓名)元神失落一条,祈求福德正神带小弟子的元神返回来附体,xxx(姓名)ㄟ元神回来附体喔(都搭)没惊没吓、xxx(姓名)的元神回来喔(都搭)没惊没吓,十二条元神回来喔,狗惊猪惊人没惊,xxx(姓名)ㄟ十二条元神回来附体喔(,都搭)没惊没吓。(最后的动作皆在头上划动才结束)

04

把盖米的衣服翻开,如果孩子惊吓很严重,米会缺一角(米不见了),另备一装一些水的碗,用三只手指头拿捏上面的米放在装水的碗中,把不够的米再补足抹平,用衣服包住再抹平三次,再吹气三次,反复步骤3的动作与咒语,如此过程要重复三次。这样收下来元神就被福德正神带回来了。

05

装水和米的碗,碗内的水让孩子喝三口,孩子于屋内(庙内)面向外面,端着水口念「福德正神作主,让这孩子xxx(姓名)三魂七魄带回来,乎狗惊猪惊人没惊。」将此杯水泼出,不好的就会随着被泼出。

06

小孩盖米的衣服摊开,以三指抓米六次米,将衣服捏起把米绑在里面(圆状),此衣服拿回来放在身侧和孩子睡三天,三天后拿去给猪或鸡吃,这样小孩子的元神就全部回来了,也就完全好了。

2

道士救人三次作法,却因表文误了大事

唐贞观年间,河南有个叫窦玄德的都水使者,在五十七岁那年时,奉命出使江西(古江南道)。这一路山高水远,不日他就匆匆带着几个随从动身了。

正当他们在船上落定准备启程时,忽见岸边一人摇手呼喊,想要搭船同行。只见此人一身黑衣,面色铁青,窦玄德虽觉得这人有些古怪,但出于恻隐之心,也就同意他上了船。

此人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只有窦玄德邀他吃饭时婉拒几语,其余时间就面色凝重地望着远方,不知在想些什么,问也不答。

就这么过了几日,船快驶到扬州的时候,此人突然说要下船。窦玄德不解,这还没到地方呢,为什么下船?

只听他说,“其实我并不是要去江西,我本是地府司命派来的,此行是为了取窦都水的性命,才上了你的船。”

窦玄德更迷糊了。

司命使者说:“你本该命终于扬州,但我看你待人宽厚,而且这一路上都非常照顾我,所以为了报答,我想多留点时间给你。”

窦玄德这下慌了,没想到自己居然大限已到,忙问此人可有解救之法。

使者思忖片刻道:“你知道一个叫王知远的道士吗?”窦玄德连忙点头,“虽没见过本人,但听别人说起过。”

使者接着说:“这个道士的品行天上地下都很赞赏,他帮人祈福消灾,凡是有厄难的,天曹都会赦免。这个人现在就在扬州,你如果能屈尊找他出手相助,应该能免除此难!另外,幽冥之事很是隐秘,我本来不该告诉你这么多的,但这些日子在船上承蒙您的关照,很是感激,如果今天不帮你,我岂不就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了。时间不多,你赶快去吧,我会再与你联系。”说罢就消失了。

第二天,窦玄德一行人到了扬州,当地的下属长官纷纷来迎,可这时候他哪有心思谈公事,刚下船就马上打听王知远的下落。

这些人被问的莫名其妙,但只能赶紧命人去把王知远叫过来,生怕怠慢。

不一会,王知远来了,窦玄德把不相干的人都遣散后直奔主题,请其开坛作法。

王知远看上去有些为难,“窦公有难,我理当帮你,不过不瞒你说,我这些年的精力都放在内修上,斋醮的事已经很久没碰过了,做是能做,只是到时候如果没效果,还望窦公别怪罪。”

窦玄德略有失望,但眼前也只有这一根救命稻草了,于是请王知远当下就开坛。

王知远吩咐身边的小道童备好表文,为窦玄德登坛拜奏。

法事做完,窦玄德悬着的心稍稍也放了下来。不料当晚司命使者却来告诉他,他的灾难并没有解除。

窦玄德一下就泄了气,难不成这王道士真是许久没做过斋醮之事,现在生疏了?然后忙问:“还有别的解决方法吗?”

司命使者说:“眼下并无他法。这样吧,你明天请他再做一次,要准备好元宝纸钱,在干净的地方化给天曹,不然还是不行,到时候你的罪就更大了。”

窦点点头,第二天又让人去把王知远请了过来。

王知远很不高兴,本来就是顺水人情,这还没完了?窦玄德看出王知远神色不悦,赶忙诉苦说好话。王知远也看他有难言之隐,于是又做了一次。

这天晚上使者又捎来了坏消息:还是不行。

窦玄德有点急了,做了两次都不行,难道自己果真命数如此,无法解救了吗?

使者欲言又止,在窦玄德的再三请求下,才勉为其难地道出了原因:“这上章奏表之事啊,很是严谨。就像你呈送皇帝的奏章,必定要言辞得当、文笔工整,是不是?在人间的都要这样,更何况是呈给天人的。但是这两次上表,第一次有错别字,第二次又写的太潦草,这种表升上去谁都不会看的,更别提有什么作用了!”

窦公没办法,又硬着头皮去找了王道士,并告诉了他原委。

没想到王道士听了这番话却很高兴:“我之前还在怀疑章奏的作用,现在听你这么说,看来真的有用!之前小徒写的表文确实像你所说,不够严谨。今天再次为你上坛祈奏,这次我将亲自写表。”王知远写完后检查再三,确定一切如法后为窦玄德登坛拜奏。

第二天早晨使者匆匆赶来:“恭喜窦公!上面已经解除了您的灾难,并为您延寿十二载。”

窦玄德大喜,忙去向王知远道谢:“道教的祈禳之术,从前只是听人说起,并未当真,如今多亏了您,我才能免此厄难。从今往后,我愿随您一起修真精进。”于是在扬州的清都观拜王知远为师,并请受了法箓,全家奉道。

太上道祖在《道德经》中开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想要改变命运,首先要行善积德。窦都水因善待他人捡回一条命,从而改变了命运的走向。

另外,通过王知远三次上表,我们也应认识到,对待任何事都要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敷衍了事只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危及性命。更何况斋醮之事,都是和鬼神打交道,不比寻常,稍有差池可能就会招致祸患,所以更要细心对待。

《道德经》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多少聪明良材因粗心了事而碌碌一生。成大事者,必是细心对待每一件小事。所以若真心学道,当须过了粗心这关,细心穷理,方可渐明真道。

三玄道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bdyss/8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