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症状,鼻炎很难治?而我仅用6味药,就消除患者10年的鼻炎
说到鼻炎,有的人就被鼻炎折磨的生不如死’,但却又得不到明显的改善,只能进行控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位患者,他因为常年的鼻炎,弄得他十分难受,但是他试过很多种办法,却都没有效果。
正当他准备放弃时,他突然想到了试试中医,于是,朋友推荐了我。
了解到情况得知,他每年都要发作7,8次。一旦犯病,就会反复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鼻痒。
而且每次换季必发作,每到冬天时就苦不堪言。尤其是早晨起床气温偏低的时候,就容易打喷嚏、流鼻涕。在平时呢,则容易感冒。
他用过很多药物,包括息斯敏、扑尔敏、可的松等等。但是效果都不好。
了解到他苔薄白,舌淡。细问得知,大便偏稀,身体总感觉没劲、乏力,不爱说太多话,说多了就累,食欲差,面色不好。
于是,我便给他开方。方:葛根、党参、生姜、佛手、枳实、石菖蒲。
结果用了一周以后,鼻痒、流鼻涕、打喷嚏的现象就几乎消失了,早晨起来的时候也不难受了。后来,又用了一个月,症状消失。随访,患者病情未曾复发。
这究竟怎么一回事?《内经》认为:“肺开窍于鼻”,故鼻病似当责之于肺。
但人体是一个动态的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平衡体,凡病需要整体辨证,以求其根本。
多数慢性病往往不拘泥于一个脏腑的问题,而是整体影响,治疗鼻炎当然也不能拘泥于肺脏。
中医认为鼻炎多因脏腑功能失调,再加上外感风寒,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此病往往缠绵难愈,一则是正虚而邪恋,二则是外邪久客,化火灼津而痰浊阻塞鼻窍。
因此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为本,主要包括肺、脾、肾之虚损。脾属土,为肺之母,脾虚则肺之生源化绝而肺虚;肾属水,金水互生,且肺纳气归于肾,二者互相影响。
因此,治疗鼻炎先需治本,重点是温补肺气、健脾益气、温补肾阳。正气是祛邪的基础,扶正即所以祛邪,治鼻炎如此。
正气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证。正气足则自动寻找体内客伏的病邪,并且会努力祛邪外出。鼻炎是外邪客于肺脏,因肺气不足,无力祛邪,导致邪气久客。邪客愈久,其病越是缠绵。
正愈虚而邪愈盛,且变症百出,渐而成难治痼疾。其本全在正虚,而标不过是鼻炎出现的各种相关症状。
这个方子到底有何意义呢?健脾益气——葛根、党参、生姜
气,简单说,源于脾胃的生化,是运动不息的精微物质。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人体的一种能量。这个能量,支撑我们生命活动,是脏腑工作,气血运行的基础。
当然,气,也有卫外的功能。我们不受外头的风寒湿邪困扰,也要靠气的保护。
而气有卫外之能。气不足,就容易发生鼻炎、鼻窦炎等症状。
脾胃五行属土,肺属金,土生金,脾胃运化水谷,可以给肺提供能量。脾胃受伤,母病及子。鼻者,肺之使,鼻子这个肺的使节自然要出问题。
脾胃的运化升降失衡,则肝肾被寒所困,肾不能为肝提供能量,以至于脾胃不能运化生清,上达脑窍。头为诸阳所会,鼻炎患者,是头部为浊阴所困。
混沌、阴暗的环境,不光是鼻腔、眼睛、耳朵、咽喉,以及整个头脑,都会有不适的症状。
更关键的是,鼻窍为肺之所系。肺,又是气输布的源头。因此,当患者气虚的时候,他必然肺气不利、宣降失常。所以在这个时候,鼻子就容易犯病,出现鼻窦炎等问题。
而葛根可以升脾胃清阳之气,令津液输布于鼻腔,这就有利于改善病情。党参、生姜是入中焦的,通过调理中焦脾土,可以健脾益气。党参既能补脾气,还能补肺气。从根源上解决鼻炎的问题。
舒肺开窍——佛手、枳实、石菖蒲
佛手是负责往外散的,宣发肺气;枳实负责降肺气。这两者一宣一降,能够调理肺气,使得鼻窍里的津液输布,重新恢复动力。
肺,本身就是输布津液的,这边动起来,津液得到布散,那么鼻涕自然而然的就少了。
石菖蒲是开窍用的,可以治标。
以上所提到的任何方法一定不要擅自使用,中医讲的是一人一方,如果有鼻炎的问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