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普三十六慢性鼻窦炎的中医诊

北京著名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

慢性鼻窦炎是是耳鼻喉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种之一,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但还是以青少年为多见。本病主要以流黄稠鼻涕、前额以及颌面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因此,中医学将其称为“鼻渊”。

目前,对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多是以西医为主,采用局部用药,全身使用抗生素和抗变态反应药物。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的时候才考虑手术治疗或者冲洗,而手术治疗,对不少病例来说根本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术后仍需要长时间的用药,即便使用内窥镜鼻窦手术,也存在诸多并发症、术后护理麻烦等问题,尽管这样,但疗效始终不能尽如人意。因此,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大量的资料表明,中医药治疗慢性鼻窦炎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认为慢性鼻窦炎虽然病位在鼻,但与脏腑虚弱、经脉失畅,气血不和有直接关系,主要与脾肺两脏虚损关系密切。肺脾气虚、清肃不利、清阳不升、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湿浊停滞鼻窦,是的鼻窍滞塞,浊涕不断,浊阴上行扰动清窍,就会头痛脑胀。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治疗经验分析,本病多是因为感受风热邪毒,或者寒邪化热,热郁肺经,肺失清肃,邪热循经上灼鼻窦;或者是湿热邪毒困扰脾胃,健运失调,浊阴上逆,湿热停聚窦窍内,经久不愈,邪毒滞留不散而致。如果反复发作,肺气虚弱,清肃不利,邪毒容易滞留,或者因为脾虚生湿,湿热上犯鼻窦,或者因为肝胆郁热,火邪循经上犯,伤及鼻窦所致。

年3月2日,我们接诊了一名10岁的患者,居孩子母亲说,从7岁的时候起,孩子就发生了出气声粗,夜里鼻塞不通,流鼻涕的问题,这几年从没有断过治疗,总是时好时坏。来我处就诊的时候,鼻腔辛热,呼吸不畅,不闻香臭,头胀,左侧肋部隐痛,口干,咽喉偶尔觉得疼痛,舌苔薄黄,脉细弦滑。依据《内经》所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治法:疏风宣窍,清肝化浊

处方:外用自熬鼻通膏,内服辛夷6克、苍耳子6克、桑叶6克、桑白皮6克、菊花10克、桔梗5克、郁金6克、柴胡6克、生甘草3克、玄参10克。7剂水煎服。

3月10日,父母带孩子复诊,服用前方7剂之后,加上外用鼻通膏,浊涕大减,鼻塞已通,前方适合继续服用,故而原法不变,继续服用7剂。

这个孩子一共就诊两次,服用15剂药。用鼻通膏一瓶,随访,用药后浊涕再无,鼻腔无辛热感,呼吸顺畅,能闻香臭。

按照《灵枢·脉度》所说的:“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素问·气厥论》中说的:“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頞”指的是鼻梁,辛頞就是鼻中有辛热之感。肺热内蕴,或者肝胆火升,循经上熏于脑,均能酿成鼻渊。

门诊:西安灞桥一服堂中医门诊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bdyzmz/9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