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是儿童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泛指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鼻腔和鼻窦黏膜部位的急性感染。儿童时期普通感冒多发,加之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患病率高达5%~6%。目前,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越来越得到儿科医师的重视。
近10年来,国内外杂志相继刊出关于儿童鼻-鼻窦炎的诊疗指南及论著,但尚缺乏结合中国国情的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临床实践指南。
年初,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耳鼻咽喉专家委员会提出了制定“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设想,同年11月23日,专家委员会在上海组织最终定稿会,成员有来自于国内不同地域的儿童耳鼻咽喉科专家,以及陆权教授等儿科呼吸病专家,共同对定稿指南进行切磋和深入讨论,并达成了一致共识。本“指南”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并汲取国内资深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
“指南”涵盖了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定义、诊治、疗效评估三方面内容,适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以期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对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的规范诊治。
“指南”在近期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刊出,冀望能对儿科跨学科疾病的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医院从事儿童耳鼻咽喉科专业的医师及儿内科医师都有所帮助。
指南要点
定义
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是指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鼻腔和鼻窦黏膜部位的急性感染,症状持续但不超过12周或脓涕伴有高热(体温≥39℃)持续至少3d,但需排除其他因素(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所导致的发热。
诊断要点
1主要症状:
鼻塞、黏(脓)性鼻涕、颜面部疼痛或头痛,严重者多伴发热。症状特点:年龄越小则全身症状越明显,病毒性鼻-鼻窦炎者鼻部感染症状一般在10d之内缓解;细菌性则症状通常持续10d以上仍无改善,且在疾病初期多出现严重症状包括脓涕、高热(体温≥39℃)和头痛等。
2体征:
鼻甲黏膜充血肿胀、鼻腔及鼻道有黏(脓)性分泌物、并可见咽后壁黏(脓)性分泌物附着、颜面部鼻窦部位压痛等。
3辅助检查
1)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儿童。
2)鼻窦CT扫描CT扫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或鼻窦黏膜病变。不建议常规进行鼻窦CT扫描,特别是小年龄患儿(<6岁)。
3)病原菌检测诊断急性细菌性鼻窦炎的金标准是鼻窦穿刺液菌群浓度≥单位/mL,然而此微生物样本提取需作窦腔穿刺,临床缺乏可操作性,不列作儿童鼻-鼻窦炎的常规检查手段。
治疗原则
儿童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进行综合性治疗,根据其相对重要性依次如下。
1)抗菌药物细菌、真菌和非典型微生物所致的急性原发或继发感染性鼻-鼻窦炎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鼻-鼻窦炎常见的细菌病原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等。推荐选用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1制剂,每次剂量(按阿莫西林计算)30~45mg/kg,每日2次,疗程至少10~14d。或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每次剂量10mg/kg,每日1次,疗程为3~5d,疗程总剂量不超过mg。一线药物耐药者,可选用第2代或第3代头孢菌素。
2)鼻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水肿作用,特别是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急性期鼻-鼻窦炎可缓解症状,鼻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以晨起喷药为好,疗程2~4周。
3)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或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可有效缓解鼻黏膜急性期水肿、刺激鼻黏膜纤毛活性、增加鼻腔分泌物清除速率,并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4)抗组胺药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相当一部分急性感染性鼻-鼻窦炎患儿存在明确的变态反应因素,特别是伴有变应性鼻炎者,可全身或鼻腔局部使用第2代抗组胺药物,以鼻用抗组胺药物为好,也可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程一般不少于2周。对于伴有哮喘的患者,首选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来源:医脉通
点击蓝色字体“中国儿科前沿论坛”加皮肤病治疗北京那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