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NHL左侧上颌窦呈虫蚀状或穿

病史

女性,50岁。持续性左侧鼻塞、流涕2年,耳鸣、听力下降2月余。

辅助检查

CT平扫软组织窗见左侧鼻腔巨大软组织肿块,肿块密度较均匀,无明显钙化,自鼻前庭延伸至鼻咽部,并与左侧上颌窦及左筛窦相连。鼻咽腔和咽旁脂肪间隙缩小,鼻中隔向右侧移位,右侧鼻腔内亦可见软组织肿块;骨窗见鼻中隔、左侧上颌窦内侧壁继发骨质侵蚀变薄,呈虫蚀状或穿凿状,残存骨质结构尚存在。

?诊断思路:

1.左侧自鼻前庭延伸至鼻咽部巨大软组织肿块,占位征象明显。2.肿块密度较均匀,无明显钙化。3.鼻中隔、左侧上颌窦内侧壁呈外压性骨质破坏。

?临床表现:

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属于结外淋巴瘤,主要来源于T细胞,在我国并不少见,好发部位仅次于胃肠道。鼻腔淋巴瘤好发于50?60岁,多发生于鼻腔前部、鼻前庭或下鼻甲,部分累及鼻翼,沿下鼻甲向后生长,常累及单侧或双侧。从形态上分为增殖型、浸润型及混合型。

1.临床表现:临床上表现为鼻塞、流涕,为黏脓涕或带血性涕,早期为间歇性,后为持续性。晚期肿瘤侵入邻近的器官或组织,可出现恶性肿瘤的相应临床症状。

2.CT表现:1)增殖型在CT上表现肿块密度相对均匀,呈等或略高密度,可合并溃疡、坏死。2)浸润型密度则高低不均,提示炎性水肿与肉芽增殖并存。3)混合型在CT上有着上述两种类型表现。4)增强后病变呈轻到中度强化。5)NHL所引起的骨质破坏不明显,多见筛孔状或虫蚀样骨质吸收,或是小范围骨质破坏,而非溶骨性骨质破坏,多见于上颌窦内侧壁、鼻中隔及鼻甲。6)局限性明显骨质破坏者,其相应部位软组织肿块影常明显大于骨质破坏范围。此为与癌的重要鉴别点。

3.MRI表现:1)肿块呈等T1、等T2信号,信号均匀或不均匀。2)增强扫描T1WI脂肪抑制像对病变的范围显示最佳。

?鉴别诊断:

1.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上皮性肿瘤,文献报道内翻性乳头状瘤90%发生于中鼻道,易发生于鼻腔外侧壁。而鼻腔淋巴瘤好发于鼻腔前下部,如鼻前庭区。良性内翻性乳头状瘤密度多较均匀,增强后肿瘤呈轻度强化,可以侵蚀邻近骨质。内翻性乳头状瘤恶变后,肿物形态多不规则,明显侵犯周围结构,常伴有明显骨质破坏。与淋巴瘤不难鉴别。2.鼻腔癌:骨质破坏明显,同时因肿瘤生长较快,供血不足,易发生中心坏死,而鼻腔鼻窦NHL病变部位多接近中线,骨质破坏不明显,其相应部位软组织肿块影常大于骨质破坏范围,此为与癌的重要鉴别点。3.纤维血管瘤:多起于后鼻道,可向前后浸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4.鼻息肉:多来源于上颌窦开口,好发于中鼻道,密度欠均匀,鼻前庭及面部皮肤多无受累。

?治疗方法:

随着对NHL的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等的不断研究和认识,新药的研发,完善的临床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等综合因素的分析,对治疗的个体化要求越来越高,治疗也越来越复杂。目前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全身化疗、局部放疗、生物免疫学、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病灶、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或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等。

推荐阅读——

一文看懂原发性肺淋巴瘤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

腮腺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

翼展云影影领影像医生集团,影像人聚集地

记得点赞哦!!

影领学院APP

赞赏

长按







































福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医白癜风医院如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etbdy/2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