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鼻入,痒不欲生
对抗雾霾,防治过敏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发布报告:年空气污染导致万人死亡,超过了艾滋病、糖尿病和交通伤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
过去人们常说病从口入,其实现在很多疾病是病从鼻入。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11个国家专科医师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10个人中就有3.5个人有各种鼻炎,随着空气污染加重,鼻炎发病率有逐年增高之势。“老祖宗说,病从口入,实际上病从鼻入被大家忽视了。”感冒、流感等所有上呼吸道疾病,都与鼻子有直接关系。
每年春夏及夏秋交界之时,都是过敏性患者噩梦来临之际,不仅仅是因为鼻塞导致夜不能寐,更困扰患者的是工作及生活中频繁打喷嚏、水样的鼻涕哗哗流,工作时使劲擤鼻涕的尴尬时刻等原因导致社交障碍,尤其是抓心挠肝的痒,令人无法工作,学习,休息,简直是:“痒不欲生”。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工作与生活。
那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主要由IgE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从而引起鼻黏膜炎症反应性疾病,是由Th1/Th2细胞比例改变导致多种炎性介质共同参与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通俗来说,就是患者和过敏原接触,出现鼻塞、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等症状,称之为过敏性鼻炎。除了伴发严重哮喘和严重过敏的个别病例外,鼻炎通常不会致死,但是过敏性鼻炎犯起来可真的是感觉生不如死。
过敏性鼻炎是怎样致病的呢?(1)遗传因素:遗传性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很多患者都会说自己的家庭成员(如父母、子女)都会有过敏性鼻炎病史,一家子都容易打喷嚏、流鼻涕的。
(2)过敏原:也就是刺激过敏发生的东西,常见的有花/树粉、粉尘、霉菌、动物皮毛等;
过敏性鼻炎都是发生在春秋季节的吗?
不是的。过敏性鼻炎病程也有长有短,通常,我们根据患者的发病季节可以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春秋季节发病称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大多数是由于花粉致敏导致,又称为花粉症。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为对于经风媒介的花粉过敏,如接触花粉、草籽等明显有季节性的过敏原出现过敏症状的情况,通常春季花粉症每年3-5月,秋季花粉症:8-10月为高发月份,患者在花粉季过去后症状会显著缓解,直至下一次花粉季来临。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般一年四季均会出现过敏症状,多见于对于螨虫、霉菌等常年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对随季节变化不明显的过敏原过敏的情况。
所有打喷嚏流鼻涕都是过敏性鼻炎吗?
并不是。有部分患者表现与过敏性鼻炎一样,但是过敏原检测并无阳性结果,而且多在冷热交替时出现,或时常抱怨“冷空气过敏”,此类患者通常考虑为血管运动性鼻炎。近年来有门诊过敏的患者抱怨,自己的过敏症状不仅仅像过去一样,局限在春秋之际,也会延续到雾霾好发的冬季,甚至症状较之前更甚!除了单纯鼻塞、流涕、打喷嚏外,鼻痒、咳嗽的症状相应加重。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雾霾?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
雾霾会导致过敏性鼻炎吗?那么刚才的介绍中大家已经知道过敏是因为我们接触了导致过敏的物质才会出现,当雾霾形成后,容易使花粉、霉菌等过敏原不易下沉,悬浮于空气中,导致我们接触到而发生过敏。
那么为什么好像雾霾的时候我们的过敏性鼻炎都会加重?1.雾霾中携带着大量污染物质,会刺激鼻腔黏膜内的血管,呈扩张状态,血管和腺体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静脉及淋巴循环障碍,黏膜水肿,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从而使细菌病毒更容易突破黏膜的防疫屏障引起急性或慢性鼻炎,加重了鼻部的炎症表现。
2.雾霾期过敏性鼻炎加重的另一个原因,雾霾中的细颗粒物本身可能是一种半抗原,会诱发人体对本来不过敏的物质产生过敏。
3.雾霾中的细颗粒物粘附的灰尘、污染物及过敏原会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气道反应性升高,所以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雾霾天会觉得嗓子痒,想咳嗽这种感觉。
为什么我们要积极的控制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除了常见的鼻痒等症状外,可以引起许多相关的并发症。
1.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是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合并哮喘。上下气道炎性反应具有相似性并相互影响,被形容为"同一气道、同一疾病"。
2.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鼻炎患者经常出现眼痒、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在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眼部症状更多见,甚至可高达85%。我国的调查显示,眼部症状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的出现率大约为50%。
3.慢性鼻-鼻窦炎
变态反应是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相关因素之一。慢性鼻-鼻窦炎分为不伴鼻息肉和伴有鼻息肉两种临床类型。主要症状为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可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鼻内镜检查可见来源于中鼻道、嗅裂的黏性或黏脓性分泌物,鼻黏膜充血、水肿或有息肉。我院三晶片超高清鼻内窥镜系统加上高速微切割钻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最优组合。
4.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我们在门诊见到很多患者以鼻涕倒流、鼻咽部异物感难以忍受就诊,部分患者是因为过敏性鼻炎引起鼻分泌物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可导致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慢性疾病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儿童和成人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
5.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就是中耳腔积液,过敏性鼻炎患者长期鼻腔黏膜水肿,导致中耳引流不畅,液体积聚中耳腔而致,是儿童最常见的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之一。
我们如何去防治过敏性鼻炎呢?
1.首先,远离或隔离过敏原!
对于经常暴露于高浓度室内尘螨过敏原患者,可以采取除螨措施,比如勤烫洗、勤晒床单被褥,或用防螨床罩等用品,尽量避免铺地毯使用布艺沙发,儿童减少使用毛绒玩具。
对于动物皮屑过敏的患者,建议禁养宠物。
对于霉菌过敏者建议室内湿度不易过高,勤洗勤换墩布抹布,注意空调除霉,勤开窗通风。
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春秋季节进行户外活动时,最好避开致敏花粉播散的高峰期,以减少症状发作。在自然暴露于花粉的环境中,患者使用特制的口罩、眼镜、鼻腔过滤器、花粉阻隔剂及惰性纤维素粉等可减少致敏花粉吸入鼻腔或与结膜接触,缓解鼻、眼症状。避免在花粉播散高峰期长时间开窗通风。年口罩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2.药物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虽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现实中实现很难,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是口服抗组胺药物、鼻喷激素或者鼻喷抗组胺药,以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患者,通常在过敏季节开始前半个月使用药物,直到过敏季节结束。针对常年性的过敏性鼻炎,建议全年使用鼻喷类药物。口服糖皮质激素现在已较少使用,对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如通过其他治疗方法无法控制严重鼻塞症状时,可考虑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但是对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有糖皮质激素禁忌证的患者不考虑此种治疗。
3.脱敏治疗
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减少产生新的致敏,目前已逐步成为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方法,也称为脱敏治疗。通过给予患者逐步增加剂量的变应原提取物(治疗性疫苗),以诱导患者机体免疫耐受,使患者在再次接触相应变应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或不产生临床症状。研究证实这种治疗方法对过敏性鼻炎具有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有目前临床常用的变应原免疫治疗方法有皮下注射法(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含服法(舌下免疫治疗),主要针对尘螨及部分花粉过敏患者,分为剂量累加和剂量维持两个阶段,总疗程3年左右。
4.生物治疗
生物治疗是目前最新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抗IgE单抗,经皮下注射抗IgE单克隆抗体,可以有效的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同时对有多重过敏的患者,如过敏性鼻炎同时合并鼻息肉、过敏性哮喘、慢性荨麻疹等其他过敏疾病患者,可以得到多重的受益,避免多重药物的使用。
5.进行鼻腔冲洗
鼻腔盐水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价廉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鼻腔和鼻窦炎性疾病的辅助治疗。鼻腔冲洗可清除鼻内刺激物、变应原和炎性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研究显示,40℃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明显改善过敏性鼻炎患者喷嚏和鼻塞症状。
6.手术治疗
外科治疗为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方法,临床较少使用。手术方式主要有2种类型:1)因长期鼻腔慢性炎症刺激造成下鼻甲肥大,引起药物无法改善的通气障碍,通过以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为目的手术或已经导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s’s;2)以降低鼻黏膜高反应性为目的的副交感神经切断术,以减少如打喷嚏、流鼻涕症状的发生,但是手术治疗均需配合药物改善鼻腔过敏炎症反应。此类手术在副交感神经切断术的同时会切断泪腺支配神经,导致严重眼干,目前极少采用。
过敏虽然可怕可恨,但是通过积极地预防病从鼻入,积极用药控制,也会使我们拥有一个健康、轻松、快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甄甄,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医学博士。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本硕博8年连读医学博士。师从国内著名过敏性疾病专家刘争。毕业后一直在国内著名过敏性鼻炎专家王全桂指导下工作,对过敏性相关疾病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得到医院两项专项基金支持。并发表多篇过敏领域论著。具有深入与广泛的相关知识,并紧追国际最前沿治疗。
主持科研项目(课题)情况:
(1)年医院青年临床研究专项课题,CR30,鼻息肉合并哮喘分型的确立及治疗方案的探讨,/5-/5,10万,在研,主持;
(2)医院科研基金,咽鼓管测压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01至-01,已结题,主持。
发表文章:
(1)甄甄,廖波,刘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嗅觉的影响因素分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17:-.
(2)Liaobo,Liujinxin,Lizhiyong,Zhenzhen,Caopingping,Yaoying,Longxiaobo,Wangheng,Wangying,SchleimerRobert,LiuZheng*;Multidimensionalendotypesofchronicrhinosinusitisandtheirassociationwithtreatment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