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医药报》朗读版,可以“听”的报纸,一起来感受下吧。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下层的非特异性炎症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间歇期内黏膜亦不能恢复正常者。临床将其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后者多由前者发展而来,两者无明确界限。单纯性鼻炎见多涕及间歇性、交替性鼻塞为特点;肥厚性鼻炎则为持续性鼻塞,少涕,且常伴发慢性咽喉炎。属中医学“鼻窒”范畴,因正气虚弱、外感邪毒,滞留于鼻,气血运行不畅,壅滞鼻窍而发病,或因肺气不宣,复感外邪及脾气虚,运化失职,鼻失所养,湿浊上犯鼻窍而为病。
中医辨证治疗
肺脾气虚、邪滞鼻窍:治宜补益肺脾,温通气窍。
肺气虚为主者,选用温肺止流丹。
药用:人参10克,荆芥12克,细辛6克,诃子10克桔梗10克,鱼脑石12克,甘草6克,黄芪30克,瓜蒌15克,五味子15克。
脾气虚为主者,选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药用: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桔梗12克,甘草6克,莲子15克,薏苡仁30克,苍耳子10克,石菖蒲12克,麻黄10克。
邪毒久留、气滞血痹:治宜调和气血,行气化瘀。
常用通窍活血汤加味。
药用:川芎1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老葱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辛荑花12克,苍耳子10克,泽泻12克,细辛6克,甘草5克。以上均为每日1剂水煎服。
注:以上验方仅供参考,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
民族医药报
值班编辑
毛凯亮
值班主任
张海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