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英文版中国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

专家呼吁:过敏性鼻炎需坚持长期综合治疗。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引言

年8月8日,我国首部英文版《中国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专家医院举行。多位参与指南编纂的权威学者到场,共同探讨指南出台的重要意义和过敏性鼻炎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理念。

国际鼻部炎症和过敏科学学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医院常务副院长张罗教授表示:“近年来,中国的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快速上升,给公众健康和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推动过敏性鼻炎诊疗的规范化进程刻不容缓。新版指南汇集了我国最新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成果,对于改善医生临床操作、对接国际诊疗水平、提高公众疾病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医科医院常务副院长张罗教授

过敏性鼻炎作为我国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快速上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年到年6年间,我国成人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从11.1%上升到17.7%。面对高企的发病率,不少患者对自身疾病仍缺乏辨别能力,常发生误判误治的情况,导致病情无法得到缓解和控制。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兼鼻科学组组长、首都医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周兵教授在谈及过敏性鼻炎治疗现状时指出:“过敏性鼻炎不仅仅是局部疾病,而应被看作是全身过敏反应在鼻部的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引发多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慢性鼻窦炎、过敏性结膜炎、中耳炎、支气管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首都医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周兵教授

周兵教授同时指出,虽然我国对过敏性鼻炎的诊疗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但许多医生的认知和操作依然存在误区。在提高疾病诊断率、规范化综合用药、帮助患者长期控制病情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医护人员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改善中国过敏性鼻炎的诊疗现状,自年起,张罗教授带领来自19家医院(单位)的47位专家历经4次讨论修改,于年7月推出了首部英文版《中国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该指南综合了中国过敏原的地域差异、患者的敏感性位点、以及中国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更加系统地为过敏性鼻炎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案。

指南明确指出,环境控制、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和患者教育是过敏性鼻炎的四种重要治疗手段,其中药物治疗和SIT是主要治疗方式。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南京医院(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程雷教授表示:“过敏性鼻炎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以糠酸莫米松为代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最有效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炎症、改善鼻眼症状。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也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可以帮助患者显著改善鼻塞、夜间症状和睡眠质量。”

南京医院(医院)

耳鼻咽喉科主任程雷教授

新版指南援引了篇国内外高质量学术文献,是迄今国内字数最多、引用文献数量最多的过敏性鼻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成硕教授介绍:“指南引用的众多文献中,将近篇来自中国学者,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过敏性鼻炎的诊疗经验。英文版指南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的流行病学数据、医学证据和诊疗模式,也将为国内医生开展国际对话、扩大在全球范围的学术影响力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首都医科医院主任医师王成硕教授

张罗教授强调,只有对过敏性鼻炎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平衡短期和长期治疗,才能真正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医疗压力。未来除了推行指南落地、强化医生的临床操作,社会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公众和患者的教育,宣扬正确的诊疗和用药理念,帮助广大患者及早摆脱过敏性鼻炎的困扰。

参考文献:

1.WangXD,etal.Allergy;71:-

2.ChengL,etal.AllergyAsthmaImmunolRes.Postedonline.

3.OkuboK,KuronoY,FujiedaS,etal.JapaneseGuidelineforAllergicRhinitis[J].AllergolInt,,63(3):-.

4.BraidoF,ArcadipaneF,MarugoF,etal.Allergicrhinitis:currentoptionsandfutureperspectives[J].CurrOpinAllergyClinImmunol,,14(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dongdd.com/fbdy/4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