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本是在某一年龄阶段出现的一种鼻咽部淋巴组织的生理性增生改变,婴儿出生时即有,随年龄增长而日益增生肥厚,一般来说,腺样体在6岁左右增生到最大,以后会逐渐退化,至12-16岁时几乎完全退化。如若仅仅是腺样体增生肥大,而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状,则可视为生理性增生,不予理会。若已然影响全身健康或邻近器官,出现夜间张口呼吸、打鼾、耳痛、耳流脓、迁延难愈的耳闷胀感、反复外感、流黄涕不止等症状时,才视为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
因为耳、鼻、喉部都是通的,所以当腺样体肥大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影响耳、鼻、咽喉、面部、上呼吸道甚至全身。如果压迫咽鼓管咽口,可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导致听力减退、耳鸣、耳闷胀感或耳流脓难愈;如果影响鼻部引流,常并发鼻炎,鼻窦炎,出现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流涎,讲话时带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咽部异物感、常伴有清嗓动作、咳嗽、痰多、声音改变等症状。
由于腺样体肥大以致长期张口呼吸,会影响面骨发育,造成上颌骨狭长、硬腭高拱变窄、牙齿外突、牙列不整、咬合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鼻唇沟浅平、精神萎靡,面部表情呆板、愚钝,即成所谓的“腺样体面容”。除此只外还会造成呼吸道感染症状及其他全身症状等。
目前,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医院耳鼻喉科在中医中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方面独树一帜。中医认为这与小儿先天肾精不足、后天脾胃失养有关,就像是人体的保护层出现漏洞,不能进行保护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中医治疗以健脾、益肾为则,考虑到邪毒滞于鼻咽部,病理因素多为痰湿、瘀阻,故在治疗时注意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由于痰湿、瘀结本就迁延难愈,在此期间,小儿反复感冒也会加重病情,所以中医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要1个月,个别患儿的治疗需要2~4个月,通过中药内服外用可以使其腺样体萎缩,缓解上述症状,另外家长的细心将养,使患儿减少感冒次数,就可以帮助小儿平稳度过腺样体肥大的时期,避免手术。(耳鼻喉科李斐)
专家介绍:韩斌,女,中医耳鼻咽喉主任医师,现任医院耳鼻咽喉科科主任,中医学会会员。从事中医耳鼻喉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热爱中医,博览中医典籍,在耳鼻喉科的疾病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独到的见解,辨证用药精准,疗效显著。治疗耳鼻喉科各种疾病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小儿腺样体肥大、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耳聋、耳鸣的治疗上特别突出中医的特色、优势和疗效,在耳鼻喉科相关的其它杂症如肝胆、肾、脾胃疾病的治疗上都有独到的见解。
高仁虎,男,副主任医师,中医协会会员,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广泛地阅读了历代中医经典、名家书籍,结合现代医学,形成了独特的临床见解。擅长治疗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疑难杂病。如急慢性中耳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儿童腺样体肥大,耳鸣、耳聋、眩晕等病症的诊疗上具有较高造诣。
************************************************************************************************************
医院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