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的花花,最近经常打喷嚏、流鼻涕,家长以为是感冒了,吃药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重不少,来医院检查后确诊为过敏性鼻炎。
7岁的小豆,别看年龄不大,已经是“老鼻炎了”,深秋昼夜温差逐渐明显,鼻炎又找上门了。家长也无奈:“一到换季就发作,用了药症状缓解,药一停马上就不舒服啦!”
近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诊室来了好多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副主任医师许莹表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原则是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合理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得到有效控制。
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混淆医院供图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
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孩子通常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子堵塞、呼吸不畅,还可以伴发眼痒、眼睑肿胀,并常有水样或脓性黏液分泌物等症状。
一般是在气候改变(春秋两季多发)、早上起床、或空气中有粉尘时发作,通常只持续10~20分钟,一天之中可能间歇出现几次。许莹表示,感冒通常是鼻塞流涕、偶尔喷嚏、咽痛等,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等症状。家长不要把孩子的感冒和过敏性鼻炎混淆。
宝宝为啥会得过敏性鼻炎
遗传因素:过敏性鼻炎主要“欺负”过敏性体质的孩子,通常是家族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
环境因素:过敏原也是主要因素,它们多是悬浮在空气中的花粉、真菌、屋尘螨、动物皮屑、羽毛、室内尘土等。
饮食因素:过敏体质的孩子对牛奶、鸡蛋、鱼虾、肉类、水果,甚至蔬菜,都有可能发生过敏。
其他疾病的影响:感冒或使用抗生素类药物,都可能会引起孩子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治疗过敏性鼻炎是个持久战
过敏性鼻炎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窦炎、过敏性咽喉炎及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孩子生活质量,一旦发现孩子有疑似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时,要及时就诊,切勿自行用药。
医生会根据孩子症状,采用鼻部局部给药或口服药物等方式缓解炎症症状,同时通过过敏原检测找出导致孩子过敏的物质,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该病为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但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得到很好控制。
如何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
远离过敏原:在花粉季节,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减少开窗次数,可考虑使用空气净化器。外出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回家后洗脸洗手。
日常护理:可以使用生理性海水缓解孩子鼻部不适感,经过人工处理过的生理性海水中富含有益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能起到杀菌、消炎、抗过敏作用。
提前预防:孩子在过敏性鼻炎发作前期(冷热交替季节,如春秋两季),建议提前2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3岁以上使用鼻喷药物内舒拿,6岁以上使用鼻喷药物雷诺考特。(记者李京儒通讯员李柯)
-----万荣县疾控中心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